圣训 3:
圣训号正文相关圣训注释
第一篇:启示3信士之母阿伊莎传述:启示降于使者之初是始于真梦4。使者所梦犹如晨辉。后来,使者喜欢独静,他到希拉山洞办功静悟,数个昼夜皆不回家,直到想家和需要干粮时才返回赫蒂季(圣妻)处,为再次前往做准备。终于真理5降临于他了。这时,先知正在希拉山洞,天使突然降临后对使者说:“你诵念!”使者说:“我不会念 。”

使者说:“天使紧紧地搂抱着我,以至于我都感觉到快忍受不住了,然后他松开我说:‘你诵念!’我说:‘我不会念。’于是天使第两次使劲地搂抱着我,以至于我都感觉到快忍受不住了,然后他又松开我,说:‘你诵念!’我说:‘我不会念。’这时,天使再次紧紧地搂抱着我,以至于我都感觉到快忍受不住了,然后他松开我说:‘奉那创生化育主6之名,你诵读吧!他自凝血造化了人类。你诵读吧!你的创生化育之主乃是至为高贵的7。’”

使者因惊悸而返回胡外德的女儿赫蒂季处,使者说:“快给我盖上被子,快给我盖上被子。”家人就给他盖上被子,直至他心神安定。他向妻子赫蒂季叙述经过时说:“我担心(不好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了8!”赫蒂季宽慰他说:“不要这样,以安拉发誓,安拉绝不弃绝你。因为你慈悯亲友,帮助软弱无力者,关心穷人,款待客人,解救人们于患难之中。”赫蒂季遂将使者带到她叔父的儿子瓦格拉那里。瓦格拉是蒙昧时代信奉基督教的,他通晓希伯莱文,并用希伯莱文,根据《新约》(精神)写了一些作品。但时下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长老。赫蒂季对瓦格拉说:“堂兄啊!听听你侄儿的见闻吧!”瓦格拉遂问道:“我的侄儿啊,你看见了什么?”使者便讲述了他之所见。瓦格拉听后对使者说:“那位正是安拉曾经派给穆萨的天使(纳姆斯),但愿在你传教之日我仍年青力壮,但愿你的族人驱逐你背井离乡的时候我还健在。”使者惊异地问道:“我的族人会驱逐我吗?”瓦格拉说:“是的,你的族人会驱逐你的。象这类信息,无论何人带来都会遭到反对。在你为圣之时,如我还健在,我一定竭力襄助你。”但是,不久,瓦格拉去世了,启示也中断了些时日。”
[3392,4953-4957,6982][4],[5],[6],[7],[8]

相关注释共5 条:
卷号注释号注释
14“真梦”一词中的“真”是从阿拉伯语中的“萨里哈”一词意译而来,该词含有好、善、真、虔诚、正义、适合、有德行的,等意项。在不同的语境中,该词相应的有所变化。在这段圣训中,译者认为“真”最能表达这段圣训的意义,因为“启示的梦境”是真正的来自主的启示,是真的启示。——译者注
15注释家们认为这儿的“真理”一词指的是启示。——译者注
16译文中的“创生化育主”是从阿拉伯语中的“然卜”一词翻译而来,该词在中文里找不到任何可以对应的词汇来转译,我这里把“造化”和“养育”两个词汇拆解后重新组合,成为“创生化育主”,看起来比较奇怪,但似乎比较接近原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这个词汇在阿拉伯语中含义广博,具有多重维度。最为重要的意义则是创造→养育→扩展“他的”(真主的)被造物的多种潜质的造物主→他们(被造物)因此才可能达到内外秉性的完美。这一观点是根据《古兰经》词典的最为权威最为博学的编纂者勒格赫卜所给出的定义而被我引用来的。我们从这一定义中已经明确地发现了伊斯兰教信仰中的“然卜”既不同于自然神论的超绝的安拉,也不同于犹太教→基督教的安拉,因为自然神论的安拉和犹太教→基督教的上帝一样,根据《圣经》记载,上帝把一切创造好后休息去了,所以才有安息日一说;按自然主义者的话说就是:上帝设定了被造物的运转,就听任它们机械地完成它们自己的命定,而没有任何进一步的监督与指导。这种信仰或者观点完全有悖于伊斯兰教的“然卜”(创生化育主)的身份,因为一神教的信仰者绝对不只是穆斯林一家,即使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徒们也信仰安拉,但是在一神教的信仰中,对于“然卜”(创生化育主)的信仰则只有伊斯兰一家,这一信仰充分地凸现了伊斯兰教中的安拉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教导世人当以唯一的安拉的基本特征或属性或位格——《古兰经》给出了九十九个属性——“然卜”(创生化育)为自己的生活、生命的标准,最终才可能达到外在和内在秉性的完美,因为一切生命都在主的不断的化育过程中得以完满。“创生化育主”是伊斯兰教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个概念不仅在真主赐予先知穆罕默德的首次启示中出现,而且也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的首章中四个概念中占据首位的词汇,另外三个分别是挚爱的主、仁慈的主和报应日的主(正义的主)。当我们理解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先知要说“首章是《古兰经》之母”的金句。根据这一思路,世界无疑是通过主的创造和化育而规整其自身的,最终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我们必须从主的这一创造化育的背景来看待万物和人,这样万物和人才具有存在的根基和神圣性,而万物和人的价值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得以完成和决定。由此,我们可以说,真主首次降示于先知穆罕默德的这节经文包含了先知要复兴、教诲与传布的基本真理,同时也从另外一面揭示了人的道德理解和道德动机方面的不成熟性,需要仁慈的化育主通过启示不断地给予教化和启示。

  从先知首次所接受的启示中的“创生化育”的概念出发,万物和人都是未完成式的,不断地在主的化育和引导之中,也就是说万物和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潜在性,这些潜在性在主的无限的创生化育过程中逐渐地达致完善。无论基于环境的经验还是基于内在的各种潜意识而言,主的“创生化育”作为凝聚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主宰的各种价值关系的中心,在关系性的实存界中,处处体现出《古兰经》首章中“挚爱的主”、“仁慈的主”和“正义的主”的信仰在存在界对于万物和人的作用,从而决定着真主、人和万物的所有关系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着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在上文里已经说过,把一切创造好后休息去了或者把一切创造好任它们机械地运转,而没有任何进一步的监督与指导的安拉,都不是穆斯林所信仰的安拉。穆斯林所信仰的安拉是不断地创生化育、介入世界和人类的主宰,世界和人类都由真主的创生化育来决定,世界和人类的生发和前进都由真主的创生化育来决定和推动,而不是安拉创造后的不再照顾的遗弃儿或者自生自灭的机器。从人与万物的角度而言,人和万物通过主的创生化育而相互关联,从而为对方提供了创生化育的有用的条件或者参照物。

  根据以上的论述以及根据《古兰经》词典的最为权威最为博学的编纂者勒格赫卜对于“然卜”一词的解释,我们发现目前中国的所有《古兰经》译本中对于这个词汇的翻译都是有问题和值得商榷的。以下是几个最有代表性的译者的译文:1,王静斋译文:赞颂真主――众世界的养主;2, 杨仲明译文:颂惟真宰:养诸世界;3,时子周译文:赞颂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4,马坚译文: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5,仝道章译文:一切赞颂都属于安拉――众世界的主。王敬斋、时子周和杨仲明三人都用的是“养主”一词,“养”字可做化育来解,但是无“然卜”一词中的创生或者创造的维度,而仝道章先生和马坚先生的译文的问题就更大了,不仅没有化育的纬度,也没有创生的纬度。尤其马坚先生对于“阿勒米纳”一词的误译尤为严重。在阿拉伯语中,“阿勒米纳”一词是“阿勒目”一词的复数,“阿勒目”一词翻译为汉语是世界,而该词的复数“阿勒米纳”一词翻译为汉语应该是“众世界”或者“诸世界”,该句的整个句子应该是“众世界的创生化育主”。如果按着马坚先生的翻译,世界应该指的是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而《古兰经》的原文则是指包括地球生命、诸天体,以及后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分析不是针对先贤们的批判,而是指出问题所在,祈求真主回赐先贤们所付出的辛劳的同时,也希望有才华的人站出来在先贤们的基础上重新翻译《古兰经》,这应该是时代的需要。——译者注
17《古兰经》93∶1-3。——译者注
18这句话非常模糊,也可以翻译为:“我害怕某件事情在我的身上发生了。”或者直接译为:“我担心我自己(出祸了)”,因为该句中含有被魔鬼附身的意思。当时的诗人都宣称自己被魔鬼附身,所以才能够吟咏出诗篇,因此也被人们看不起。先知没有接受启示的经历,当他首次接到启示后,非常紧张,所以才说出“我担心我自己出祸了”的话。关于此,可参阅《古兰经》21章5节;26章224节;37章36节;52章30节;69章41节。——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