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精神昇華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穆斯林疏遠信仰是自我毀滅

熱度4040票  瀏覽485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0年1月18日 17:32

       全世界的穆斯林屬於一個民族「穩麥」﹐以其優秀的行為成為世人的榜樣﹐內部的凝聚力來自堅定的信仰:認主獨一,穆斯林的言行均以遵循真主的許可和禁止為規範。   全世界的穆斯林﹐都如此榮幸﹐心靈有歸依﹐言行有准則﹐猶如眾星圍繞著太陽旋轉﹐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軌道 ——事業與善功。  天下穆民是一家﹔五方四處的信士﹐互相心連著心﹐心心相應﹐形成世界一個特殊的人群﹐

       《古蘭經》說﹕「信士們確已成功了﹔他們在拜中是恭順的﹐他們是遠離謬論的﹐他們是完納天課的﹐他們是保持貞操的 —— 除非對他們的妻子或從屬﹐因為他們的心不是受譴責的﹔此外﹐誰再有所求﹐誰是超越法度的 ——他們是尊重自己所受的信託和自己所締的盟約的﹐他們是謹守拜功的﹔這等人﹐才是繼承者。」(23﹕1-11)

       這段經文﹐歸納了一名真誠信士(穆斯林)的重大責任﹐首先他謹守拜功﹐在崇拜中向真主表現恭順﹐然後是他對家庭和社會的各種責任和義務。  凡是穆斯林都應當這樣﹐沒有貴賤之分﹐人人都應對如此行動﹔在向真主表現恭順的前提下﹐互相之間結合成關係密切的情義網絡﹐形成了一個社會團體 ——穆斯林穩麥。  曾經有弟子向先知穆聖求教﹐怎樣生活﹐他回答說「艾德-丁﹐安-納斯哈」(Ad-Din An-Nasiha)   ﹐意思是說﹕「做任何事﹐都必須真誠。」   不論是信仰的功修或日常行為﹐都應當嚴肅認真和真心誠意地把事情做好。

       《古蘭經》說﹕「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當孝敬父母﹐當優待親戚﹐當憐憫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僕人。  真主的確不喜愛傲慢的﹑矜夸的人。」(4﹕36)  

       每個人都曾經做過一些好事﹑善事﹑對社會奉獻的事。  作為穆斯林﹐不能滿足於「曾經」或「偶爾」做一些好事﹐而必須事事成功﹐有善意﹐有誠意﹐有實幹精神。  因為﹐穆斯林把做好事看作是對真主的崇拜﹐向真主的承諾﹐執行真主的命令。  這些好事﹐不是可做或不做﹐而是必須做﹐毫不猶豫﹐不考慮個人得失﹐不需要別人報答,也不是爲了揚名立万﹐只為取悅於真主﹐向真主表示敬畏﹐所以好事出於真心﹐出於信仰﹐出於敬畏真主的願望。  這些善功﹐根源在於「崇拜真主」﹐是真誠信仰精神盛開的鮮艷花朵。 這樣的精神表現在每個穆斯林身上﹐表現在穆斯林的家庭和社會中﹐形成了穆斯林的脾氣﹑性格和風尚。

       先知穆聖說﹕「(什麼是信仰﹖)   信仰可以有七十個分支﹐其中至高無上者是作證萬物非主唯有真主﹐而其中最低限度者﹐是從人們行走的道路上清除傷害。」《阿布‧達伍德聖訓集》  「七十」可能是一個比喻的數字﹐概括了各種行為和活動﹐都是信仰的表示。  由此可見﹐伊斯蘭沒有把信仰只局限在禮拜的殿堂之中﹐而是擴大到日常生活領域的各方面﹐每個行動都表現了虔誠的信仰精神。  這就是穆斯林對信仰應有的理解和執行﹐把崇拜真主和日常生活的道德﹑品行和追求結合成一體﹐自我創造成一個完美的人﹐有道德的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正道信仰的綱領是作證「萬物非主﹐唯有真主」﹐提綱挈領制約所有信仰的分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連接成一個精神整體。  個人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對生命價值的認識﹑理解和行動﹐把個人置於全社會之中﹐發揮個人功能﹐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分子。  根據穆斯林的觀念﹐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是頂起穆斯林穩麥大廈的一塊磚石。   假如穆斯林只承認信仰獨一無二的真主﹐而於社會無功﹐他沒有真正實現信仰﹐因為空話不是信仰﹐信仰是實際行動。  我們可以想一想﹐伊斯蘭的各項功修﹐都有社會化的教育意義﹐訓導穆斯林必須把個人行為同社會利益保持一致。

       例如禮拜。  《古蘭經》說﹕「你當謹守拜功﹐拜功的確能防止醜事和罪惡。」(29﹕45)

       例如齋戒。  《古蘭經》說﹕「信道的人們啊﹗  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 … 齋戒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2﹕183-184)   先知穆聖對守齋戒的人說﹕「如果你們不背離(同真主的)盟約﹐而且忠誠執行﹐否則﹐你們的飢渴全然無益。」《布哈里聖訓集》   齋戒是形式﹐通過齋戒加深對真主的敬畏﹐改善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增強憐憫心和仁愛精神﹐這些實際行動才是同真主盟約的內容。

       例如天課(則卡特)。   《古蘭經》說﹕「你要從他們的財產中征收賑款﹐你借賑款使他們乾淨﹐並使他們純潔。 你要為他們祈禱﹔你的祈禱確是對他們的安慰。  真主是全知的﹐是全聰的。」(9﹕103)

       例如朝覲。  《古蘭經》說﹕「你應當在眾人中宣告朝覲﹐他們就從遠道或徒步或乘著瘦駝﹐到你這裡來﹐以便他們見證他們所有的許多利益。」(22﹕27-28)    先知穆聖教誨他的弟子們﹐朝覲的功修﹐有許多社會條件﹐只有完成了這些條件的朝覲才是有效的功修﹐可以從真主那裡獲得豁免一切罪過的報賞。 先知穆聖說﹕「凡是去朝覲的人﹐他在路途中沒有愚蠢的表現或明知故犯的邪惡﹐他返回後將如同新生嬰兒一般純潔。」《布哈里聖訓集》

 

       穆斯林必須遵循的這些信仰功修﹐每一項不是避開人世的孤獨或隱居的修煉﹐而都是比平常更加同週圍的人保持密切關係﹐展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所有的伊斯蘭信仰功修都是在鍛造信士更純的社會功德和高尚人性﹐如對他人慈祥﹑仁愛﹑堅忍﹑施捨﹐成為人群中的優秀榜樣。  伊斯蘭的信仰功修﹐不只是對少數「精英信徒」的要求﹐如道長﹑神父﹑主教或法師什麼的﹐而是對所有的信士﹐一律平等﹐每個心願敬畏真主的人﹐都應接受同樣的嚴格要求﹐完成同樣的功修﹐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所以﹐每個穆斯林都是崇高穩麥大廈的堅強磚石﹐擔負著社會重任。

       在穆斯林的穩麥之中﹐沒有信士階層的高低﹐伊斯蘭不承認通靈的巫師﹑天之驕子或上帝的選民﹐只有真信和偽信的區別。  所謂的真信士和偽信士﹐也絕不是從外部判定的標籤﹐而是個人的選擇和決心﹐因為每個人信仰終極的成效是由真主判決﹐是個人只對自己負責﹐與別人不相干。  真誠的信仰就是實際行動﹐來不得半點虛假﹐因為在復活日一切善惡行為都將得到明示。《古蘭經》說﹕「你曾見否認報應日的人嗎﹖  他就是那個呵斥孤兒﹐且不勉勵人賑濟貧民的人。」(107﹕1-3) 

       穆斯林的信仰﹐把個人的功修同社會利益密切相關﹐敬畏真主的真誠只有在善待社會大眾中體現出來﹐因此﹐穆斯林社會必然是一個有信仰的社會。  有些地方把穆斯林的概念改換成「民族」﹑「種族」或「家族血統」﹐廢除了伊斯蘭基礎教育﹐堅持信仰功修的人受到歧視和虐待。  這是對伊斯蘭信仰文明的嚴重歪曲﹐偷樑換柱﹐轉移目標﹐惡毒地強行把穆斯林社會改造成世俗化﹐把有信仰的人群孤立起來﹐對他們醜化﹑矮化﹑邊緣化﹐削弱他們的影響﹐逼迫這些有信仰的人「逐漸消亡」﹐使全體「穆斯林」都變為敵視宗教的無神論者。

       本文從伊斯蘭信仰的本性上分析了認主獨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證明伊斯蘭是人類最完美的宗教﹐信仰與生活或者宗教與社會﹐兩方面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假如穆斯林疏忽了信仰﹐疏忽了信仰與生活的密切結合﹐這就是病入膏肓的症狀﹐說明實際上是誤入歧途﹐陷入了受騙上當的迷誤。  穆斯林失去了信仰﹐疏忽了聯繫實際的功修﹐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毀滅﹐無異於慢性自殺﹐導致穆斯林社會變成空虛和假象。  一座宏偉的大廈﹐其中的磚石全被腐蝕和風化了﹐它的命運必將是坍塌﹐變成廢墟。

       (阿里編譯自Social Dimensions of Faith by Khalid Mustafa Abdul Kader)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信仰
頂:152 踩:20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2 (92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1 (875次打分)
【已經有1880人表態】
510票
感動
444票
路過
427票
高興
49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