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國際快訊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1885年的麥加朝覲老照片

熱度4807票  瀏覽341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0年11月19日 22:27

美國有線電視網新聞(CNN)11月11日報道﹐一名老資格的荷蘭記者﹐在1885年喬裝打扮潛入伊斯蘭聖城麥加﹐刺探穆斯林在朝覲聖地的秘密行動﹐他用當時最先進的有聲錄像設備紀錄了麥加朝覲情景﹐這些保存至今最古老的音像資料成為對照和研究古代朝覲的重要文獻。 他是荷蘭人科里斯提安‧斯諾克‧霍爾格羅翁傑(Christiaan Snouck Hurgronje)﹐很可能是一名被收買的密探﹐被派遣到伊斯蘭的心臟地區收集情報。

他當時採用的是愛迪生發明不久的臘筒錄音技術﹐可以在拍攝現場錄音。 他的這些照片和音像資料經過現代技術修復之後﹐呈現出暗灰色的圖像﹐配上帶有失真而破裂的錄音﹐朝覲期間在迪拜朝覲文化展覽會上現身。 許多圖片中都有朝覲中心的克爾白﹐所以容易識別是在朝覲的活動中心麥加﹐同今天豪華建築與華麗裝飾相比﹐那時的朝覲接待和設備都很簡陋。

他從附近山坡上用不同角度拍攝的麥加城全景﹐可以看到麥加禁寺內外的建築物﹐當時的麥加已是商業發達的城市。  大清真寺週圍有許多空地﹐是專為朝覲保留的駐地﹐朝覲的客人們搭建各種帳篷﹐拴著駱駝和馬匹﹐但是從照片上還看不到有機動車的影子﹐而城外一片荒涼﹐盡是灰土和沙漠。  迪拜卡塔爾展覽館館長埃利亞‧都密特先生說﹐且不論他當時的動機是什麼﹐這些音像資料來自不易﹐一個人能在當時的條件下紀錄下這些歷史的時刻﹐必然經歷了千辛萬苦。 他對CNN記者說﹕“由於現代人手中拿著輕便而多功能的照相機或錄相機﹐不容易聯想到一百多年前照相和錄音技術的困難。 在斯諾克的時代﹐他所攜帶的照相和錄音設備至少有40公斤重﹐而且必須隨身攜帶各種顯影用的化學原料。  他所拍攝的圖像﹐必須立即用化學劑處理﹐保存圖像。  現代沒有人敢設想﹐再次重複他所走過的歷程和攝制的方式。”

 根據都密特先生介紹﹐斯諾克是荷蘭的一位旅行家﹐攝影記者﹐而且認真研究各種宗教和文化。 他在麥加停留的五個月﹐到處採訪和紀錄當時的歷史瞬間﹐對伊斯蘭信仰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後皈信了伊斯蘭成為穆斯林。 他當時是一名極為少見的西方人﹐出現在麥加。 後來因為他被牽涉到盜竊文物的事件﹐被迫離境。

人們都傳說他是一個西方派遣的特工﹐深入伊斯蘭聖地刺探情報﹐因為“他同奧斯曼政府管理麥加的官員混得很熟﹐得到了信任。”  他被迫離境後﹐只帶走了他拍攝的一些作品﹐而沉重的設備只能留下﹐幸好他的一名長期助手賽義德‧賈法爾學會了他的技術﹐用他留下的這套設備繼續攝影。  在他走後﹐賽義德變成了第一位阿拉伯人攝影師﹐他遵守同師父的承諾﹐接連不斷向荷蘭的老師寄去他拍攝的照片。

四年之後﹐斯諾克在阿拉伯世界的攝影第一次公開展出﹐引起歐洲人好奇﹐從圖片上看到了被他們千年來幻想過的神秘國土和居民。 現在這些圖片大多數保存在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內。  迪拜卡塔爾展覽館花了45000美元購買了一本原版的照相集﹐除了部份展出外﹐還保留了一些貴重的資料。

 斯諾克自己不承認是特工﹐他說當時的荷蘭沒有人能擔負得起派遣他的這筆費用﹐但是有許多文件證明了他的特殊使命。  都密特先生說﹕“很有可能是荷蘭殖民部的秘密工作規劃﹐選派一名工作人員進入朝覲的麥加聖地﹐偵察荷蘭殖民地的穆斯林在麥加聚會﹐計劃武裝暴動﹐推翻殖民統治。  但是﹐他屬於兩面人﹐既有公務在身﹐又有個人興趣﹐在他刺探情報的同時﹐也對伊斯蘭文化進行認真學習和研究﹐最後皈信了伊斯蘭。  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但保留了他的人格尊嚴﹐這很不簡單。”   他最後在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度過了他的晚年﹐多次結婚﹐生活很安適﹐看來是殖民當局向他提供了豐盛的報酬。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朝覲
頂:213 踩:23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113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3 (1080次打分)
【已經有2139人表態】
575票
感動
484票
路過
540票
高興
54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