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嘉賓專欄 >> 丁俊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唐宋時期中阿交往及其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馬志峰 丁俊
熱度7534票  瀏覽1286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3月17日 18:09

  三、唐宋時期中阿交往的當代價值
  
  21世紀,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這一理念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民和國家所接受,眾所周知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然而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憑藉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實力以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主張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單極世界,強調輸出自己的文化價值觀。這些國家崇尚武力,以強淩弱,奉行“叢林規則”。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學者極力宣揚“文明衝突論”、“種族衝突論”、“文明終結論”等。又時常拋出“中國威脅論”、“伊斯蘭威脅論”等危言聳聽的言論。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挑戰。
  唐宋時期中阿雙方都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繁榮且屬不同文明的強國、大國,為什麼雙方能友好交往和平共處呢?這是因為,中阿雙方都奉行對外開放的政策,中阿兩大文明所共有的那種相容並蓄的精神。相容並蓄的文化政策意味著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也意味著不同的民族都可能成為平等的“朋友”。可見,不同文明之間並不一定會發生衝突,並不是一種文明一定要征服另一種文明。世界文明之間並不是一些西方學者宣揚的那樣,一定會是“文明的衝突”,完全可以是“文明的交往”。唐宋時期的中阿和平交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代,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可以為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啟示,它為當今世界上不同文明相互對話與交流樹立了典範。
  中阿兩大文明之間,之所以能夠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交往,是因為中阿雙方政府都奉行對外開放的政策,並使這些政策制度化和機制化。中阿雙方對異族文化和異域文明的精華採取相容並蓄、為我所用的態度,積極吸納不同文明的優秀文化成果,從而充實和豐富自己的文化。中華文明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中華文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這兩大東方文明之間在基本人文精神和一系列倫理思想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和廣泛的一致性”。[14]11兩大文明之間都有著豐富的和平思想,當代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密切而又頻繁的交往,繼續進行著歷史上兩大文明之間和平友好交往的傳統。
  21世紀,中阿合作已經制度化與機制化。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的建立。2004年1月30日,胡錦濤主席訪問埃及時在開羅會見了阿盟秘書長穆薩和阿盟22個成員國代表,提出建立中阿新型夥伴關係的四項原則,即以相互尊重為基礎,增進政治關係;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密切經貿往來;以相互借鑒為內容,擴大文化交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可見,“中阿合作論壇”是加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集體對話與合作的新機制,它有利於豐富中阿關係的內涵,全面提升合作水準。在這一機制下雙方均採取積極措施,大力推動中阿在經貿、投資、能源、教育、文化、新聞、人力資源、科技、醫療衛生、環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能夠促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新時期的共同發展與繁榮。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81 踩:37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7 (166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1532次打分)
【已經有3691人表態】
1019票
感動
873票
路過
862票
高興
93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