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國際快訊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朝覲傳統義務嚮導穆塔維芬

熱度3278票  瀏覽271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11月17日 17:58

       「穆塔維芬」(Mutawifeen)﹐原意是在朝覲中幫助老弱病殘的朝覲者完成繞行克爾白和在兩山間奔走的吃力禮儀﹐以後演變成在朝覲期間向外地朝覲者提供義務服務的志願者﹐陪伴客人去米納﹑阿拉法特山和穆茲達里法訪問麥加城外的聖跡禮儀﹐甚至陪伴客人遠行到麥地那﹐已有一千多年的老傳統。

       最早的穆塔維芬﹐是把有生活困難的外地朝覲者請到自己家裡﹐或安排在鄰居家中﹐免費招待食宿。   有許多麥加的居民﹐在朝覲期間搬到郊外去居住﹐把自己的房子讓出來免費接待真主的客人。  在麥加﹐今天仍然健在的 耄耋老者﹐保持著他們在年青的時候從事穆塔威芬服務的美好記憶﹐甚至回憶起他們的爺爺給他們講述的奇歷故事。  他們感到無比光榮﹐因為在那時的艱苦年代﹐他們有決心和勇氣克服各種困難接待了真主的客人。  當年﹐也有一套工作制度和服務體系﹐例如新來的一個朝覲團﹐他們中有熟悉麥加情況的人﹐事先有聯繫﹐麥加的穆塔維芬組織就派人到入境關口去接客﹐對他們全程做安排﹐讓他們有賓至如歸到家的感覺。

       現代的穆塔維芬仍舊保持民間服務的性質﹐但有了更加科學化的管理制度和分工﹐服務的範圍也比過去多﹐包括嚮導﹑食宿﹑翻譯﹑交通﹑醫療﹑通訊﹐因為他們的資源也比過去豐富﹐每年有捐款收入和基金會支持。   艾米娜‧扎瓦威是一位老年婦女﹐她從小就跟著父親幫助朝覲的客人﹐這是她家祖上數代人的傳統﹐她現在還在東南亞組穆塔維芬服務。   她說﹕“在過去的那些日子﹐我們接待一個團﹐要為他們做三個月的食宿安排。  有些人萊麥丹月之後就來到聖地﹐在朝覲前居住兩個多月﹐也許他們在路途中走了更長的時間。  大部份人從海上來﹐我們到吉達海港去接客人。”  把客人從港口一直用車馬駱駝接到麥加﹐各家各戶都為外來的客人舉行宴會﹐歡迎他們到來。  在給他們安排食宿和朝覲活動時﹐男女分開﹐艾米娜是跟隨婦女服務隊接待女賓﹐陪伴她們進入禁寺完成禮儀。

       許多朝覲者從他們家鄉帶來的木箱子﹐裡面裝滿了衣物和食品﹐是贈送給麥加穆塔維夫的禮物﹐例如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朝覲團。 艾米娜會說許多國家的話﹐至今還能用印度尼西亞語交談。  她全家每年到米納去搭建帳篷﹐同外來的朝覲者同吃同住﹐並且為他們接通滲滲水源﹐向客人提供純淨的泉水。  他們在駱駝背上安裝木製的轎子(hawdaj)﹐前面掛上門簾﹐是專為女子準備的交通工具﹐男人們一般都步行。

       在東南亞組服務的另一位老人是拉蒂發‧賈瑪拉勒﹐她的家族從事穆塔維芬服務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她說當年她父親在朝覲時節﹐把家中騰出空房﹐然後邀請遠道而來的客人到他們家去居住﹐而她們全家人都擁擠在炎熱的頂層﹐把最涼快的房間都都讓給客人。 她們家的專業客人多是印度穆斯林﹐所以她會說流利的印度語﹐客人一般都會給她們家留下一些禮品﹐也有人不給禮物﹐受到同樣招待。   她記得﹐在她小的時候有了汽車﹐老式的大轎車﹐從麥加到米納的路上多次拋錨﹐司機下車修理。  她陪伴的女賓﹐最困難的問題是找廁所﹐根本沒有廁所﹐只是找個隱蔽的地方﹐地上挖個坑。   人們都在帳篷裡生火造飯﹐很不安全﹐帳篷著火的事故經常發生。  大部份女士們不跟著男人們到麥加郊外去訪問聖跡﹐她們留在住處﹐同穆塔維芬的孩子們禮拜﹑讀經﹑玩耍﹑交談﹑唱歌。

       在阿拉法特日﹐麥加全城的人都守齋戒﹐晚上全體市民都到禁寺裡去參加開齋聚餐﹐然後逛市場﹐購買禮物﹐過了宰牲節﹐客人們準備回國。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朝覲
頂:145 踩:16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9 (76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1 (740次打分)
【已經有1467人表態】
363票
感動
373票
路過
356票
高興
37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