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苑綠地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回族與武術:歷史的追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作者賜稿    作者:阿立
熱度4546票  瀏覽496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2月28日 12:01

 

我出生在上海,從小就與武術結緣,是因為我生長的環境中是河南沈丘(槐店鎮)回民比較集中的地方—— 浙江中路清真寺一帶。 河南回民根據他們老家的習慣,在清真寺的庭院中設立習武場地,由公認的武術大師訓練周圍回民兒童,男女兼收,在每晚的黃昏禮拜儀式之後練功。 我的老師是海肇襄,身懷絕技,解放前移民上海,在上海武術界享譽很高。

好像每個回民的家庭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那裡習武,尤其是男孩。 孩子們每天一次聚會,練功嚴肅認真,一方面老師管得嚴,挨竹刀板子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受到家長們的督促。 生活在清真寺周圍的孩子們,每天堅持學習誦讀《古蘭經》和練習武術,代表了回回傳統的上品知識和技能。 這兩門功課從信仰精神和體質鍛煉上體現回回民族的本色,家長們經常對我們說,這兩樣本事將伴隨我們一輩子,成為優秀的好穆民,可以憑此“走遍天下”。  後來我長大了,讀了許多書,走過許多地方,對回族武術的形成和演變有了更深入的認知。

中國回回的本源是外來民族,我們的祖先大多數來自“西域”,古代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中亞人,來到中國經商、從軍、傳教、出賣技藝,來華謀生和定居,異族聯姻,繁衍後代,形成了一個新的少數民族。 例如,西元1219年成吉思汗組織蒙古強大騎兵西征,征服和佔領了蔥嶺以西與黑海以東信仰伊斯蘭民族的大量土地,當地的青壯年被蒙古貴族和軍事領袖徵召來華服役。 跟隨蒙古大軍的“赤馬探軍”編制就是其中一例。 在短短的歷史時期,被徵召的西域穆斯林將士與工匠多達幾十萬人,進入中華大地,被簽發各地駐守,他們在指定的地點建立防務村寨、屯田、墾牧、經商、建寺,形成新的居民點。

 這些由西向東而進的西域人,必須穿越數千公里的沙漠、戈壁、草地,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每個人都窮得只剩下一條血肉之軀,全憑著個人的體力和勇氣,掙扎著活下去。 因此,他們都是身懷武功的健壯男兒,遠離故土,東征西討,上馬作戰,下馬務農,無可奈何,開創新生活。 我沒有做過歷史考證,只憑藉想像。 我們的祖先們,在徒步或騎坐牲畜長途跋涉走過古絲綢之路時的情景,面對千里荒山野嶺,頂著飛沙走石或暴風驟雨,露宿風餐,忍耐著乾旱和饑渴,隨時準備禦敵作戰。 他們最可靠的資本,是他們的健壯體魄和隨時可能爆發與出擊的武功。

他們來到了一個不是很友好的國土,與當地大漢民族爭奪生存資源,並且努力在厚實而且盛行的漢文化中保持自己的信仰和生活習慣,所遭遇的歧視、摩擦和矛盾,也只能是想像中的必然了。 有比較可靠的歷史資料告訴我們,生活在中國的穆斯林從明末就開始遭受大規模的種族歧視和迫害,大清王朝中期對回民的驅趕、侮辱、屠殺,達到了登峰造極,屠殺和迫害致死的人數高達數百萬,尤其在西北和雲南。

滿洲貴族不信任也不喜歡回民,至少在精神信仰上不易制服,因此官方施加高壓手段。 漢族弟兄們也不喜歡回民,認為“非我族類,必有異心”,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大漢民族,一向把自己看作是人類文明的中心,妄自尊大,在他們看來,回民屬於四夷八荒“未開化”的族類,理應接受“先進”,全盤漢化。 分佈廣泛而且以大分散小集中為居住特色的回回,必須學會在每個點上有足夠的自衛能力,身強力壯,團結互助。 這些就是回民擁有尚武精神的歷史條件,我們練功的傳統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全國各地的回回都有打拳踢腿舞槍弄棒的習俗,有些地方還傳頌著穆斯林的武藝秘訣,如湯瓶功、阿裡劍、天啟棍、杆子鞭、哨子棍、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 不論在西北,在西南,或者在冀魯豫皖中原地帶,與老人們談起當地的歷史,都曾有過幾次受威逼的記憶,甚至險些被徹底消滅,都是可歌可泣的自衛故事。 在過去的“冷兵器”時代,練就一身武功,足以防身,保家衛國,維護民族生存與尊嚴。 有許多聖訓都是鼓勵穆斯林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內容,先知穆聖本人以及他的許多親傳弟子都是英勇善戰的武士,伊斯蘭教法確定練習武功為“聖行”。 即使在和平年代,如解放以來的六十多年裡,國內沒有戰爭,各民族和諧友好,但練習武術既是強身健體的重要手段,提高工作效益,也可促進友誼增強團結的文化交流。

武術對於中國回族的形成,不是娛樂遊戲,而是關乎著生存攸關的基本素質,如果說伊斯蘭是回族形成的精神支柱,那麼,武術在回族中的普及是其成長過程中的陽剛骨氣,所以,凡是回民出現的地方,都呈現出一股濃厚的尚武精神,成為區別于當地漢族弟兄的民族特徵。 東遷而來的西域回回,勤勞勇敢,正直剛毅,對中華民族有諸多貢獻,以查拳為代表的回回武功乃其一,為豐富多彩的華夏文明錦上添花。 元末,朱元璋高舉義旗,號召推翻民族壓迫,創建明朝,曾依靠過許多回回骨幹將領,史書上有“十大回回保大明”之說,推動社會發展。

中原回回練習的武術種類很多,如洪拳、華拳、炮拳,但最為普遍的是查拳,有“從南京到北京,查拳出在教門中”的歌謠,證明查拳是正宗的“回回拳”或“教門拳”。  據傳,明朝中期,有一位西域武術大師,人們尊稱他為“查密爾”,(密爾是波斯語“長官”的意思)。 他應政府的詔征到齊魯地帶訓練當地民兵抵禦從海上偷渡而來入侵和掠奪村落的倭寇,他以彈腿為基本功總結和編排了新的武術訓練體系,形成了最早的查拳基礎。 技法豐富,招術飄逸,姿勢優美,勁力合理,套路環環相扣。當初跟隨他練功的村民多為穆斯林,而且武場的教學禮儀和規則中有濃厚的信仰意識和武德規範,他的門徒深受附近回族社會的歡迎,被聘任為教師。 很快,查拳在中原大地的回回民族之間普遍流傳,大多數情況,都是在清真寺院中設立武場,因陋就簡堅持苦練基本功,或者附屬在學校體育課裡或兵營操練中,造就一大批近代回回武術人才,例如震驚上海灘黑社會的“山東馬永貞”、北京俠肝義膽拯救譚嗣同的“大刀王五”(王正誼)、“千斤大力士”滄州王子平、在上海擊敗俄國拳王的“中原大俠”河南王效榮。

查拳的產生,從其手眼身法步的形態和套路,可以看出是西域回回的武功與漢文化結合的奇葩,顯然吸收了許多漢族傳統拳術的許多因素,既有豐富的競技招數,出擊穩准狠,也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一招一式,人體形態非常優美。 新成果傳播很快,受到中原地區回民社區熱烈歡迎,逐漸擴散到河北、河南、安徽和關外東三省。 大約在二百年前,清朝嘉慶年間,河北滄州的一位著名武術大師石太春,有個高徒丁吉林,在學成出師之後被聘請到河南槐店地區傳播回回武功查拳,經歷三代傳承到了三馬師爺時代。 在馬忠清、馬忠啟和馬忠立三位大師父指導下,查拳發展臻于完美,不但保持了原生態的查氏基本訓練法,鞏固了十趟彈腿和二十套拳路,而且吸納了許多流傳當時的漢族拳法與兵器技能,如八卦、通背、羅漢拳、醉八仙、八極、少林、月牙鏟、楊家槍、三戰呂布、關公十八刀。 那個時代,以查拳為基本功底的河南支派拳種套路定型,並且得到廣泛的普及,紮根民間。  所有回民村社都有武術訓練團隊,特別是圍寺而居的回民村寨或鄉鎮,練習武術受到清真寺掌教的鼓勵和支持,多數清真寺的寺院都在傍晚時分改作武術運動場地,構成“清真寺文化”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男兒人人都在農商業余參加練武。 清真寺本是崇拜真主的朝房淨土,而且有掌教的伊瑪目經常過問,也有伊瑪目本人就是武術教練,所以參加習武的孩子們都在練習中受到伊斯蘭精神薰陶與高尚武德的教育。

槐店地方的回族文化,很有代表性,首先是在漢族大環境中分散的一個集中點。 根據歷史記載,元朝皇帝元太宗窩闊台與宋朝政府聯軍對抗金兵,勝利後,元朝政府派遣波斯人將領穆罕默德·阿裡率他麾下的探馬赤軍駐守淮陽、沈丘、魚同一帶防線,其中有四個營的回回兵駐紮在項城(今日的槐店鎮)。 駐守的西域官兵受命做長期定居打算,掘井、蓋房、開荒種地、建造清真寺,娶妻生子,安居樂業。 他們就是今天沈丘回民最早的先民。 槐店是個很重要的水旱碼頭,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交通樞紐要道,三條河流彙集於此,沙河、穎河與蔡河通過淮河與北運河相接,直達北京或杭州,又通過漯河通往洛陽和開封。 那裡漕運興旺,商鋪林立,經濟繁榮,商賈雲集,生意興隆,遇到河南河北洪澇災害,容納前來投靠的回回難民,形成回民人口猛增的中原重鎮。 根據2007年人口普查,槐店所屬的周口市,回民人口超過十五萬八千人。

在清末民初的社會動盪年代裡,三位恩師培訓了一大批優秀回回武術精英。 南北鐵路開通後,弟子們遠遊四方,把傳統的查拳傳到全國各地,如安徽、湖北、江蘇、浙江、寧夏,上海、南京、嘉興。這些弟子們所傳套路被稱為是槐店“馬派查拳”,與其他省市的查拳,本質不變,但具有自己的特色。二十世紀 三、四十年代,許多拳師先後來到“冒險家的樂園”上海,闖蕩江湖,設場教拳,在浙江路清真寺和長壽路英華裡形成了兩個據點,經常舉行馬派查拳聚會,展現拳術,切磋技藝。 在這些聚會中,經常可以看到王效榮、馬孝芳、李尊思、海肇襄、于化龍、李道廣、李大勳這些上海回回武林高手,目睹他們的英豪風采與精湛武藝。

海肇襄是我的師父,我跟隨他有五年之久,其他人我都稱他們為師叔。

【本文專為河南沈丘紀念查拳承傳二百周年而作。】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伊斯蘭 回族 穆斯林
頂:186 踩:22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6 (105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1076次打分)
【已經有2006人表態】
566票
感動
480票
路過
455票
高興
50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