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中國清真寺文化淺論

熱度4689票  瀏覽544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4月30日 16:36

隨著中國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清真寺文化。清真寺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活動場所,而具有了獨特的社會功能和複雜的文化特色,它既是穆斯林社會政治活動的中心,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同時還是穆斯林的文化活動中心,一個重要的教育機構,它具有一種行為規範和社會控制功能。清真寺的這些功能共同構成了獨特的中國清真寺文化。

中國的清真寺文化涵蓋面很廣,清真寺的最根本的職能是舉行宗教活動,而宗教活動是一個群眾性的活動,“人”在其中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就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宗教組織制度,即教制文化;清真寺作為伊斯蘭文化的一種有形載體,它對穆斯林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影響,它是伊斯蘭文化的最主要的研究、傳播地點,在伊斯蘭文化的研究和發揚過程中,教育是成為不可缺少的因素,隨著歷史的演變,形成了中國的清真寺教育文化;清真寺作為一個宗教活動場所,有其具體的建築型制,所以有其建築文化。教制文化、教育文化和建築文化是中國清真寺的主要內容,是中國清真寺文化的精髓,對這三方面的分析與研究是對瞭解中國清真寺,發揮清真寺重要社會職能有著極其深刻的意義。

 

一、教制文化

教制文化具體體現為教坊制度。教坊是中國伊斯蘭教的傳統組織形式之一,它是以清真寺為中心,包括周圍穆斯林居民的一種宗教和社會的群體單位,它具有二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是獨立性:凡是十幾戶、幾十戶、幾百戶,無論人多還是人少,還是穆斯林聚集地區,一般都有一座清真寺,聘請一位阿訇任教長,領導一坊過宗教生活,凡在該寺舉行宗教活動的教民,都屬於該寺的坊民,歸教長負責,對本寺盡義務。這一區域便形成一個以清真寺為中心的教坊,與其他教坊無任何隸屬關係;第二,教長聘任制:各坊的教長,由本坊教民在德村兼備、德高望重的阿訇中擇聘,教長既非世襲,也無特權,即可是本坊人,也可是外坊人,但因親戚家族等緣故,為便於宣教,一般都不請本坊阿匐。教長任期三至五年不等,可以連任。

教坊的地域性和獨立性導致清真寺有一整套組織機構,其經費來源主要來自本坊教民的乜貼,但隨著改革開放,現在不少清真寺實行了“以寺養寺”,有了清真寺的企業,其經費也不再單純依靠教民捐助。

清真寺內的組織是逐步完善的,唐宋時有管理教務的“篩海”教長和管理民事的“嘎錐”(宗教法官),後來形成“三掌教制”,即(一)伊瑪目:又稱“掌教”,專司領拜和掌管教規(二)海推布:又稱“二掌教”或“協教”,專門負責宣讀“呼圖白”,通過誦經說教來勸導坊民。在河北、山東、東北一帶,海推布為認行洗禮;(三)穆安津:亦稱“三掌教”或“贊禮”,是清真寺的宣禮員,每天按時念“邦克”,召集大家來禮拜。在三掌教之外還設阿訇一職,阿訇不同于三掌教的世襲制,而實行聘任制,阿訇作為教長,教職最高,受聘於一坊,主持該坊的全面宗教事務,擔任開學講經及宗教學說的教授工作,故又稱“開學阿訇”,此外,阿訇還為教民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伊斯蘭教最初傳人中國,既無派別,又無門宦,統統是相習傳教,後被稱為“格底術”(老教)。三掌教制是“格底木”的教坊制度。在明末清初,蘇非派(神秘主義)傳人中國,後來形成門宦,門宦教主對其所屬教坊,實行嚴格控制,於是產生了“熱依斯”制和“穆勒什德”制。他們都代教主管理一個區域內的數十個教坊,有的“熱依斯”後來獨挑大旗,成為獨立的一支派,有的代代相傳,成為世襲制。

十九世紀依赫瓦尼傳播後,“海乙寺”制又相繼出現,“海乙”是阿拉伯語語的音譯,其意思是“地區聚集地”、“海乙寺”與一般清真寺就像鄉鎮與村莊的關係。一個海乙寺,管轄十幾個或幾十個小寺。海乙寺的掌教管理所屬小寺的阿訇,有出“候昆”教法和處理民事糾紛的權力。

“三掌教”制、“熱依斯”制和“穆勒什德”制及“海乙寺”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但它在中國伊斯蘭教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磨滅的,教坊制度為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特徵的回回民族的產生起到了紐帶的作用,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當今中國清真寺的組織機構,大多是由民主管理委員會處理事務,聘請阿訇處理教務,三掌教制已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國清真寺的教坊制度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改變和完善。

 

二、教育文化

在伊斯蘭教史上,教育一開始就與清真寺結下了不解之緣。誦讀《古蘭經》,學習《聖訓》是穆斯林教育的首要內容,而這些活動都是在清真寺進行的。因而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教育的搖籃。教育對於中國處於亞文化地位的伊斯蘭文化尤為重要,而清真寺在其中則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伊斯蘭教的教育始終沒有脫離開清真寺。中國伊斯蘭教育的主要形式回回經堂教育便是誕生在清真寺,它在傳播伊斯蘭教、弘揚伊斯蘭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經堂教育又被中國伊斯蘭史學家稱為寺院教育,便是清真寺所在經堂教育中的地位的具體體現。所以,可以把中國清真寺的教育文化具體為經堂教育制度。

“經堂”本是我國清真寺中建築佈局的一個場所,清真寺是主體建築回回禮拜殿南北兩側均有對稱的廂房,而阿訇講經的廂房便被稱為“經堂”,“經堂教育”由此而得名。經堂教育是西元七世紀以來,隨著伊斯蘭教傳人中國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經唐、宋、元、明四個朝代的漫長歷史歲月,到明末已初具規模,經堂教育的集大成者回回胡登洲便生活在這個年代。

胡登洲(1522年——1597年),是長安城北渭城灣人氏;家道小康,自幼刻苦攻讀宗教經書,並兼習儒學,胡登洲多年蓄志,謀求中阿波譯述融匯貫通,並制定出一套經堂教育大綱。他刻苦鑽研、孜孜不倦,在其五旬之際,終成宏願,他在家自辦教館,收徒百餘人。他的這一舉動影響很大,在他的精心培養和教育下,人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從而為中國經堂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堂教育的宗旨和形式

經堂教育的創立,旨在改變回回民族愚昧無知的狀態,提高穆斯林的素質。《經學系傳譜》明確指出:“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人之饑猶可也,愚則必不可也。只緣愚則必惑,終至於迷耳。”胡太師卓識遠見,深刻理解文化知識對於人們立身處世的迫切需要。所以五十而立仍學習詩書,繼而皓首窮經。最後創辦經學,其宗旨就在於通過教育手段,提示伊斯蘭教理,教育穆斯林道行經訓,培養穆斯林宗教人材。

經堂教育的形式,一般分為大學、中學、小學。趙振武在《三十年來中國回教文化概論》一文中介紹說:“所謂寺的教育者有大學、造就阿訇之學府也;有中學,中年失學者受教處也;有小學,兒童之教育也。”經堂小學主要是向穆斯林兒童和少年進行伊斯蘭教知識的啟蒙教育,讓他們通過學習,掌握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知識,學會一些《古蘭經》中部分常用的章節。中學教育的物件是從小沒有受到系統教育的成年人,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亥貼》。大學裡主要培養專門的宗教人材,畢業以後多被聘去講經或任開學阿訇。大學學制無定制,以學成為准。

由此可知,經堂教育的使命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穆斯林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普及宗教知識,二是培養未來的伊瑪目,伊瑪目的職責是弘揚教義、教法,主持宗教活動和婚喪禮儀,處理穆斯林內部的民事糾紛。經堂教育的課本及課程概括地說,經堂教育的全部課程分為基礎課和專業課兩部分。基礎課包括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實際這些都是掌握阿拉伯語的工具課。專業課包括:認主學、教法學、聖訓學、哲學、《古蘭經》注及波斯語文法等。

一般而言,經堂教育的大學課本中有十三讀本,是各地經堂教學中必讀的。俗稱“十三本經”。分別為:

1、《連五本》;2、《遭五.米素巴哈》;3、《滿倆》;4、《白亞尼》:5、《凱倆日》;6、《韋噶業》;7、《呼托布》;8、《古力斯坦》;9、《艾爾白歐》;10、《米爾薩德》;11、《艾篩爾圖.來麥爾特》;12、《亥瓦伊.米那哈基》;13、《古蘭經》經注。

經堂教育的課程體系形成於經堂教育的後期。在陝西,經堂課程設阿語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教法學、理學、認主學。前三門屬語言課程,後三門屬宗教課程。

經堂教育為在中國宣傳和弘揚伊斯蘭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它的倡興,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經師、學者、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同時它還是中國伊斯蘭教教育與中國教育的結合,它促進了伊斯蘭教育的民族化。

經堂教育作為中國清真寺教育文化的主要形式,也受到了時代的衝擊,當今,中國清真寺教育也在逐步地發生著變化。除少數地區仍堅持經堂教育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清真寺教育都從課本、內容、授課形式上做了大幅的調整。河南、陝西、山西以及西北地方的清真寺引進了阿拉伯國家大學的教材,並開授阿語語文等課,有的清真寺還實行了課堂制,有的清真寺還開設了電腦、英語等課,並聘請教授或留學歸國的學生任教,從根本上改變了一個師傅帶十幾個徒弟的形式,實行多師多課,逐步向正規教育靠擾。這些都是清真寺教育面臨時代的挑戰進行改革調整的嘗試。相信隨著時代的前進,清真寺的教育也會逐步趨於完善,與社會接軌,並不斷地培養伊斯蘭教人才,為伊斯蘭文化的弘揚與發展注人新的血液。

 

三、建築文化

建築藝術與建築風格是一種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徵意義,它代表一種文化,中國清真寺的建築恰恰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一個見證之一。中國清真寺建築大體可分為兩大體系:一類是以木結構為主、羽翼式造型的中國清真寺建築,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建築風格,基本上是中國特有的建築型制;另一類清真寺建築則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的建築形式和風格。

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清真寺,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元以後,特別是明、清以來創建或重建的。明代的清真寺,在建築的整體佈局、建築類型、建築裝飾、庭院處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鮮明的中國特點。而清代則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大發展的高峰時期,中國清真寺的特有建築型制正是在此時完全形成的。

 

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清真寺具有以下特點:

一、佈局完整。

中國清真寺絕大多數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並且往往是一串四合院制度。其特點是沿一條中軸線有次序、有節奏地佈置若干進四合院,形成一組完整的空間序列;每一進院都有自己獨具的功能要求和藝術特色,而又循序漸進、層層引深,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建築藝術風格。

陝西西安化黨巷清真寺、北京東四清真寺、牛街禮拜寺、鄭州清真寺、安徽壽縣清真寺就是這類建築的代表作。院落的循序漸進,使清真寺顯得深造尊嚴;建築物的井然有序,突出了清真寺的嚴肅整齊和豐富性;整個藝術形體的重重疊落,又加強了主要建築高大雄偉的姿態和巍峨氣勢,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築注重總體藝術形象的特點。

二、中國化的建築類型

內地清真寺的結構體系和建築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國的特點,這些特點突出表現在大門、邦克樓和禮拜大殿等主要建築上。

中國式的廟門制度、中國傳統樓閣式的邦克樓、中國大木起背式的禮拜殿、勾連搭的建築結構等都是已經民族化的中國伊斯蘭教建築形式。

三、中西合壁的建築裝飾

豐富多彩的建築裝飾,是中國清真寺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清真寺建築的鮮明特點之一。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將伊斯蘭裝飾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裝飾手法融匯貫通,把握住建築群的色彩基調,突出伊斯蘭教的宗教內容,充分利用中國傳統裝飾手段,取得富有伊斯蘭教特點的裝飾效果。

中國很多著名的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繪藝術見長。如西安化覺巷清真寺、山西太原古寺、北京東四清真寺、牛街禮拜寺、通州清真寺等,其後宮殿乃至龕上的彩畫藝術精美絕倫,顯得極其富麗堂皇。一般而言,華北地區多用青綠彩畫,西南地區多為五彩盒裝,西北地方喜用藍綠點金。何種顏色的彩畫都源于中國傳統。而這些彩畫的共同之處又在於不同動物、人物圖文、全用花卉、幾何圖案或阿拉伯語書法為飾,這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藝術的一個顯著特色。

四、庭園處理富有中國情趣

中國清真寺大多具有濃厚生活情趣的庭園風格,反映出中國穆斯林不避世厭俗,注重現實的生活態度。他們在寺院內遍植花草樹木,設置香爐、魚、缸、立碑懸匾、堆石疊翠。園林味十足,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五、中國清真寺的伊斯蘭教特點。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築,無論其式樣如何繁多,也無論其如何吸收大量中國傳統建築手法,都必須嚴格遵守伊斯蘭建築的一些原則,具備伊斯蘭建築的某些基本特點。

從主要建築設置方面,一般都有禮拜殿、邦克樓、望月樓、沐浴室、米合拉布、敏拜爾構成,方向上,大殿一律建在座西朝東方,大殿內絕對不供奉偶像,也絕不用動物圖形為飾。

以上種種伊斯蘭原則,使中國千姿百態的清真寺具有共同的特色,在中國宗教建築之林中別具一格。

 

阿拉伯建築風格為主的清真寺在中國

以阿拉伯建築風格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這類清真寺,多分佈在新疆等民族地區,內地則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來的新建寺。

中國早期清真寺採用磚石結構,平面佈置,外觀造型和細部處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樣,是以阿拉伯建築風格為主的建築物,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為中國古代建築增。添了新方式、新內容;另一方面,也為作斯蘭教建築的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新建和重修的清真寺,有不少都在門樓設計上吸取了穹頂式的阿拉伯風格,如北京下坡清真寺、臨夏南關大寺等。

無論是中國傳統風格為主的清真寺,還是以阿拉伯風格為主的清真寺,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產物,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風格,同時也表現出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中國清真寺的建築文化是中國建築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伊斯蘭教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伊斯蘭教文化在中國生根發芽,並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它代表了中國伊斯蘭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即融匯與貫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瞭解到中國的清真寺文化是一個涵蓋很廣的綜合體,它包含了教制文化、教育文化、建築文化等許多方面,它充分體現了中國伊斯蘭教是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特點,它是中國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清真寺
頂:168 踩:22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3 (110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4 (1087次打分)
【已經有2101人表態】
573票
感動
489票
路過
494票
高興
54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