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正教本質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伊斯蘭如何看待磨難

熱度3735票  瀏覽51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5月08日 16:31

一、依照《古蘭經》處理不幸之事?

戰爭、饑荒、苦難,晚間新聞沒有一天間斷過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這一系列可怕的、甚至慘絕人寰的事實的報導。一些人由於經受了更多的悲痛,而每天生活在悲傷和沮喪之中。親人的離去,經濟的衰退,夫妻的背叛……,很多人不禁發問:為什麼安拉讓這些壞事發生在無辜人的身上?千百年來,這一問題,困擾著許多懷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成為一些信教者和不信道者最難理解的問題之一。

有神論者試圖以多種方式調和神與惡的關係。一些異教徒(尤指非基督教徒、非猶太教徒、非伊斯蘭教徒——譯者)聲稱神恨惡,但他無能為力。這中思想認識受到《古蘭經》的否決, 因為它詆毀了安拉是優勝的(Al-Azeez)、強大的(Al-Jabbaar)強盛的(Al-Qawiyy)和萬能的(Al-Qadeeir)等屬性。另一些人則聲稱,神也許能夠消除邪惡,但他不知道邪惡將在何時何地發生。這種思想認識把神降低成了一個消防隊員,只有等火災把房屋燒毀一半才來滅火。這也是一種不可接受的妄稱,因為安拉的尊名在《古蘭經》中已明確闡述,如全知的(Al-Aalim)、全觀的(Al-Baseer)、全聽的(Al-Samee’),以及萬物的所有者和掌管者(Al-Maleek)。事實上,這種質疑是對安拉大能的褻瀆:如果安拉想要根除大地上所有的邪惡,那麼沒有什麼能阻止他。

多神教提出另一個假說:神是善的,但也有其他的惡神,他們阻撓神向善,在大地上傳播墮落。因此,神與這些惡神進行抗爭。也許惡魔是神的敵人,與神不斷地鬥爭。這種思想認識——多神論——在《古蘭經》中被斷然否定,因為安拉是獨一的(Al-Wahid),唯一的(Al-Ahad),無始的(Al-Awwal),無終的(Al-Akhir)。《古蘭經》強調,除安拉外絕無任何神明:

“你們所當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是至慈的。”(《古蘭經》2:163)

在《古蘭經》中上千節經文證實,安拉是獨一的,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與此同時,古蘭經還否定了任何形式的多神崇拜。

古諾斯替派曾這樣調和這個世界的邪惡與神,並得出結論,神本身一定是惡的。持這種思想的人認為,神不可能同時是萬能的和至愛的。如果神能消除邪惡而沒有做,那麼他一定是邪惡的。當然,這種思想無條件地受到《古蘭經》的否決,《古蘭經》針鋒相對地指出,安拉是至愛的(Al-Wadood)、仁愛的(Al-Barr)、尊貴的(Al-Kareem)。《古蘭經》同時提到,安拉是至慈的(Al-Raheem)、至仁的(Al-Rahmaan)、寬恕的(Al-Ghaffaar)、施恩的(Dhul Fadl al-Adtheem)、安寧的(Al-Salaam)。

《古蘭經》明確指出,安拉是萬能的,是至愛的;因此,這兩種品性怎麼能與充滿邪惡的世界相調和?伊斯蘭認為,安拉使“壞的”事情發生,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安拉讓他的僕人歷經磨難,是為了把他們塑造成他所意欲的人們的類型。通過苦難,人類能夠培養素質:在逆境中堅定、忍耐,以及謙卑、柔和。最重要的是,苦難會使人們轉向尋求安拉的襄助,並以此確認真信士,區分出偽信士。

 

苦難促使人們紀念安拉

人類當生活富裕的時候往往會忘記安拉,而只有遭受苦難的時候才會記起安拉。《古蘭經》舉了一個船的例子:當船一帆風順的時候,船上的人忘記了安拉,但是當風浪快要傾覆這艘船的時候,他們便開始虔誠地向安拉祈禱。安拉在《古蘭經》中說:

“你們的主為你們而使船隻在海上航行,以便你們尋求他的恩惠。他對你們確是至慈的。當你們在海上遭受災害的時候,你們向來聽祈禱的已回避你們了,而你們只有祈禱主了。當主使你們平安登陸的時候,你們背叛了主。人原是孤恩的。”(《古蘭經》17:66-67)

這個例子可以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當他經濟條件良好的時候,可能會忘記安拉,但是如果他被解雇了或破產了,那麼他就會很快求助於安拉。當先知穆罕默德宣稱安拉的消息時,他的追隨者中大部分都是窮人和奴隸。相反,麥加的貴族和富人依然遠離安拉而生活。眾所周知,富豪們——如演員、歌手,及其他社會名流——往往是最不虔誠信主的。與此同時,謙恭、貧窮的人更多地堅信安拉。這意味著苦難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富裕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安拉在《古蘭經》中說:

“……也許你們厭惡某件事,而那件事對你們是有益的;或許你們喜愛某件事,而那件事對於你們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們確不知道。”(《古蘭經》2:216)

這是人類普遍的一種心理狀態:我們往往會在美好的時光忘記安拉,而在艱難的時刻記起安拉。因此,安拉以磨難考驗我們,以便我們歸依他,並尋求他的恩典。有許多人已經轉向安拉,歷經磨難歸信了伊斯蘭。還有一些舉意向善的政客,一旦掌權,便開始腐敗,並很快收受賄賂,鋪張浪費,從而忘記安拉。然後,安拉很快使他被捕,使他失去所有財富,妻離子散,他只能在獄中度過餘生。最後,回顧其得失,就會歸依安拉。所以,不幸的事情發生在這個人身上,是為了一個更好的轉變。當他富裕的時候,他朝著火獄,但當安拉以苦難考驗他時,他開始檢討以往的過失;監獄臨時的苦難確是通往樂園永久幸福的一個小的代價。總之,我們看到,安拉使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從長遠來看,是為了賜予他更好的。

 

二、 磨難能使自我得以淨化。

歷經磨難的另一個益處是,使靈魂得以淨化。先知穆罕默德說:

“以掌管我靈魂的主起誓,任何信士都經受不住疲勞、力盡、煩惱、悲傷的考驗,但安拉會饒恕其過錯,甚至是刺痛他的一根刺。”(《艾哈邁德·穆斯奈德聖訓集》)

有些人當悲傷時就會感到無比的心痛。從生理上講,過多的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引起食道癌返流性疾病,它就像一個強大的熔爐在人們的靈魂深處燃燒。當一位信士遭受苦難時,安拉即以仁慈補償這個人,因此,他將不再因為那些罪責而受到後世的懲罰,而是進入樂園。

也許一個懷疑論者可能想知道,為什麼神不必通過今世或後世的磨難而饒恕他的僕人呢?對此的回答是,事實上,安拉原諒任何罪過,只要他的僕人向他懺悔,尋求他的寬恕。只要向安拉懺悔並祈求安拉寬恕的人,安拉將會原諒他以往所有的過錯,他能免遭後世的一些懲罰,無論在今世還是後世,安拉都將會抹去他的罪過,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先知穆罕默德說過,誰向安拉懺悔,就會得到寬恕“即使它們(罪過)像海中的泡沫一樣多,或像戈壁的沙粒一樣數不清,或像大山一樣龐大,或如雨滴和所有樹上的樹葉一樣多。”

安拉將會接受懺悔者的懺悔,因為他喜歡在他面前謙恭、懺悔的信士,他們的內心因為違犯安拉的命令而哭泣。安拉在《古蘭經》中說:

“真主的確喜愛悔罪的人。”(《古蘭經》2:222)

但是,什麼樣的人是有罪過的人?為什麼他們從不尋求安拉的寬恕?為什麼他們不停止犯罪?任何罪惡都逃脫不了安拉的懲罰,因為罪惡會增加人們的過錯,使人們變得越來越不道德。讓犯罪者受到一定的懲罰,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就像一個父親懲罰他的兒子,都是為了孩子的好。例如,一個六歲的男孩把手指插入電源插座。他的父親擔心孩子會觸電死亡,而因此教訓他。家長懲罰自己的孩子,其目的僅僅是為了孩子好,只是不懂事的孩子,太過於頑皮而意識不到這種體罰是出自于父親的關愛。如果孩子的手指插到了電源插座裡,觸電的將是他自己而不是他的父親。同樣,如果我們犯罪,受傷害的是我們自己,而安拉的尊貴不會受任何的影響。因此,今世的懲罰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懲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懲罰,而是作為一個強大的威懾。

如果一個父親對他的兒子太寬大仁慈,不能說明什麼,當孩子把手指插進電源插座裡時,孩子是不會意識到他的行為的嚴重性的,他會常把手指插在插座裡取樂,直到有一天觸電而死。同樣,如果安拉不降苦難給他的僕人,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們不敬畏安拉的罪惡,直到他們死亡。例如,不忠的丈夫可能從未意識到,他的輕率之舉有一天會導致家庭分裂;嗜賭如命的賭徒可能不會意識到,他的賭贏有一天會導致傾家蕩產;酒鬼也許不會意識到,酗酒有一天會導致他的生活的不幸和空虛。所以,安拉給這些人降下懲罰,不僅為了讓他們贖罪,更是對他們有害生活方式的提醒和警惕。

假如父母知道孩子吸毒,而不去加以干涉,這將是父母之過,因為它即將會致使孩子因不受任何恐懼的影響而受到傷害。因此,負責任的父母應確立一定的原則,以便讓孩子知道,吸毒就是尋死。這將會使孩子因為害怕而遠離毒品。類似地,火獄的被造——即使它是一種懲罰——同樣是對人類的憐憫;通過它的威懾,安拉讓人渴望美好——樂園。火獄是一種懲罰,是安拉對他的僕人的一種威懾性的懲罰,以便他們害怕安拉,進而服從安拉,人們由此變得有良知、正義。這不是有益於安拉,而是有益於人類本身。安拉不需要人類,但世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需要需要安拉的眷顧。

安拉給他的僕人許多機會和警告,以便他們免受火獄的懲罰。比如,一個警官抓住了一個超速行駛的司機。她(司機)第一次超速,警官只是給了她警告處分。第二次,員警罰了她50美元。第三次,給了她300美元的巨額罰款。第四次,她被罰做義務勞動,再一次她的駕照被吊銷,等等。員警這樣做不但是為了這位女人著想,更是為了駕駛的安全,以便她不要發生任何的交通事故而傷害自己。這就像安拉所警示的:他使人們在今世生活中以微小的懲罰經受磨難,以便人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換句話說,安拉允許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是對他們過錯的懲罰;這種懲罰作為一個警告,以便他們能夠在今世悔改,從而避免後世的懲罰。當然一個司機寧可被罰款50美元,也不願被關進監獄。同樣,一位信士寧肯在今世受到懲罰,也不願在後世被投入火獄。

這意味著,當一位信士遭受某種災難和不幸時,他應該欣慰於他的罪責被安拉寬恕。他應該知道,安拉會補償他所有的不幸和委屈,安拉是公正的!先知穆罕默德告訴我們,安拉將會補償他的僕人,即使是被刺紮的輕微的傷害。一位正在經受磨難的信士絕不會辜負安拉,也不應懷疑安拉的正義,因為安拉將在後世補償每個人。這是安拉對人類的承諾。一位歷經考驗和磨難的信士,將會在事實面前振作起來,因為他是安拉所揀選的人,是安拉喜悅的人,從而不會受到火獄的懲罰,只是希望在今世得以淨化。

 

三、 逆境考驗信士。

安拉給人們降下磨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人們經受考驗。《古蘭經》雲:

“眾人以為他們得自由地說:‘我們已信道了’而不受考驗嗎?”(《古蘭經》29:2)

這一概念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考驗如同婚姻一樣。一個男人在美好的時光或許會愛他的妻子,並忠於她,但當事情變得糟糕的時候,他可能會拋棄她。例如,如果她是年輕美麗的,他會很喜歡她;但是如果她患了癌症,從而失去了她的外表美,而此時曾經深愛她的這個人可能會拋棄她。這表明,在現實生活中他並不是真的愛她。同樣,一個人不僅要在安寧的時候喜愛安拉、順從安拉,而且在艱難的時候更要喜愛安拉、順從安拉。偽信士當晴空萬里的時候可能會回應安拉的道路,而一旦暴風雨來臨時,他們就會放棄對安拉的信仰。

例如,在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時代,有許多人見處境對他們有利,便虛情假意地歸信伊斯蘭。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在伊斯蘭政權下保住他們原有的地位或擁有高貴的地位。可是,每過多久,伊斯蘭政權面臨險境,於是他們開始紛紛表示不信道,即使他們曾經宣誓信道。當強大的敵人威脅要摧毀羽翼未豐的伊斯蘭城邦的時候,偽信士們終於原形畢露,放棄了他們曾信誓旦旦為之奮鬥的信仰。伊斯蘭的敵人對早期的穆斯林進行迫害、拷問、壓制、甚至殺害。真偽也從此區分開來,真正的信士將始終忠於安拉,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刻。因此,安拉考驗人們,以區分出真信士和偽信士。安拉說:

“眾人以為他們得自由地說:‘我們已信道了’而不受考驗嗎?我確已考驗在他們之前的人。真主必定要知道說實話者,必定要知道說謊者。”(《古蘭經》29:2-3)

這一思想在《古蘭經》眾多經文中反復提到:

“真主不致于讓信士們常在你們的現狀之下,(但他試驗你們),直到他甄別惡劣的與善良的。……”(《古蘭經》3:179)

安拉的使者向他的門弟子們承諾,成為穆斯林,他們將獲得成功。當強大的敵人幾乎要壓垮穆斯林防衛的時候,偽信者開始質疑安拉的使者的承諾;他們甚至開始質疑安拉萬能的屬性。《古蘭經》雲:

“當時,他們從你們的上面和你們的下面來攻你們;當時,你們眼花心跳,並對真主作種種猜測。在那時,信士們曾受到考驗,並受劇烈的震動。當時,偽信者和心中有病的人都說:‘真主及其使者,只虛偽地應許我們。’”(《古蘭經》33:10-12)

這場災難使偽信士暴露了他們內心的不信,然而,這也使信士們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仰。正如《古蘭經》所雲:

“當信士見同盟軍的時候,他們說:‘這是真主及其使者所應許我們的,真主及其使者說對了。’這件事只能使他們更加確信,更加順從。”(《古蘭經》33:22)

因此,安拉考驗人們,以區分出信士和偽信士。事實上,真偽的確定,也只有在試驗中區分出來。一輛汽車只有經過測試才能知道它的行駛速度、車況好壞。同樣,安拉考驗他的創造物,以檢驗他們遭遇艱險的時候是否忠實,是否堅守。他們會像枯爛的檸檬一樣不堪一擊?還是像高端的汽車一樣承載各種壓力?安拉說:

“我必定要試驗你們,直到我認識你們中的奮鬥者和堅忍者,我將考核關於你們的工作的報告。”(《古蘭經》47:31)

逆境和磨難實際上是安拉的一種憐憫,因為它們給了信士通過堅韌和對安拉的忠誠而獲得善功的機會。通過考驗,安拉為信士打開通往樂園的大門。安拉說:

“你們還沒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難,就猜想自己得入樂園了嗎?”(《古蘭經》2:214)

因此,人們要經受各種可能的考驗:貧困、饑餓、恐懼等等,而這些都是來自安拉的不同形式的試驗。甚至失去所愛的人,也是一種考驗。當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失去親人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更加與安拉對立,向安拉挑戰,為何讓他所愛的人死亡。但感恩的信士將會保持克制,並將順從安拉的旨意,安拉以此區分真偽。安拉說:

“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饑饉,以及資產、生命、收穫等的損失,試驗你們,你當向堅忍的人報喜。他們遭難的時候,說:‘我們確是真主所有的,我們必定只歸依他。’這等人,是蒙真主的祜佑和慈恩的;這等人,確是遵循正道的。”(《古蘭經》2:155-157)

誠然,災難並非是安拉考驗我們的唯一途徑。安拉的考驗也可以恩澤、財富、健康、子嗣、家庭等不同的形式。享有如此恩澤的人確實也是在嚴峻的考驗中。許多名人和富豪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名望,但他們並不感贊安拉,而是生活在罪惡和邪惡中。安拉說:

“你們應當知道你們的財產和子孫只是一種考驗,在真主那裡有重大的報酬。”(《古蘭經》8:28)

因此,我們看到,安拉通過逆境考驗人們,也通過恩澤考驗人們,但無論哪一類型的考驗,信士都應該是感贊安拉的。《古蘭經》雲:

“你們在財產方面和身體方面必定要受試驗,你們必定要從曾受天經的人和以物配主的人的口裡聽到許多惡言,如果你們堅忍,而且敬畏,那末,這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3:186)

總之,當災難降臨一位信士的時候,他應該知道,其中有許多益處,即使開始不是很明顯也罷。通過磨難,罪惡得以洗滌,心靈得以淨化;通過考驗,信仰得以堅定,而只有堅韌者才會如此。由此,安拉報酬他所意欲的,在今世或者後世。安拉說:

“唯堅忍者,獲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獲此美德。。”(《古蘭經》41:35)

 

四、 受考驗的人是正義之人。

當災難襲擊我們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抱怨,反而應該感到欣慰,因為我們像眾先知一樣,是安拉正義的僕人,他們都曾經歷考驗和磨難。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兒子(願安拉賜福他父子),都曾經歷過最嚴峻的考驗。安拉命令先知易卜拉欣犧牲他的兒子伊斯瑪儀。毫無疑問,執行這一命令對先知易卜拉欣來說非常艱難,因為他會失去晚年所得的愛子!但先知易卜拉欣還是堅韌地順從了安拉。不僅如此,伊斯瑪儀面對考驗,也表現出令人讚歎的依然順從,他情願犧牲自己。

這是安拉對先知易卜拉欣意志的一個考驗。如果先知易卜拉欣或他的兒子信仰薄弱,他們就無法經受安拉對他們的考驗,也享受不了安拉因他們堅定的信仰和順服而恩賜的報酬。就在先知易卜拉欣正要犧牲他的兒子時,一隻公羊出現了,安拉告訴他以此羊代替獻牲。作為一種回報,安拉承諾他們為大地上的領袖。安拉對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兒子說:

“他們倆既已順服真主,而他使他的兒子側臥著。我喊叫說:‘易蔔拉欣啊!你確已證實那個夢了。’我必定要這樣報酬行善的人們。這確是明顯的考驗。”(《古蘭經》37:103-106)

又說:

“當時,易蔔拉欣的主用若干誡命試驗他,他就實踐了那些誡命。他說:‘我必定任命你為眾僕人的師表。’易蔔拉欣說:‘我的一部分後裔,也得為人師表嗎?’他說:‘我的任命,不包括不義的人們。’”(《古蘭經》2:124)

毫無疑問,當先知易卜拉欣奉命犧牲他的兒子時,他當時或許對此不情願,但是他還是完全地服從了全能的安拉。這就是說,即使有些事情你可能不喜歡,但它確是有益的。正如安拉所說:

“……也許你們厭惡某件事,而那件事對你們是有益的;或許你們喜愛某件事,而那件事對於你們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們確不知道。”(《古蘭經》2:216)

另一個例子是,先知優素福(願安拉賜福他)。《古蘭經》提到了許多先知優素福在他的生活中面臨各種考驗和磨難的詳述。他的父親非常地喜愛他,這使得他的眾兄弟嫉妒萬分。他們圖謀陷害他,最後把他扔進了一口深井裡。一夥過路者經過那口井,其中一個人放下他的桶準備要吊水。他說:“好消息!這裡有一個男孩。”他們把他當作商品進行了買賣。這樣,先知優素福被賣到了埃及很遠的地方當奴隸。一位埃及地方總督買了他,先知優素福盡職盡責地勞苦,為他的主人服務。但更加嚴厲的考驗也隨之而來。總督的妻子很漂亮,試圖勾引優素福。這對先知優素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他以堅定的毅力拒絕她的親近。有一天,總督的妻子把先知優素福騙到自己的房間,關好門窗,極力誘惑他,優素福轉身而去時,她從後面撕破了他的衣服,緊跟著她的丈夫進入房間。她指控先知優素福強姦她,但優素福否認,而當總督看見他的襯衫是從後面撕破的時,他要求他的妻子向全能的安拉懺悔。她開始密謀策劃,對先知優素福進行陷害,她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接近她,要麼被送進大牢。他選擇了後者,於是被送進了監獄。

當我們遭受災難時,我們應該思考先知優素福當時所經歷的那些考驗:多年的奴役和監禁。然而,先知優素福雖歷經種種磨難,但依然堅信安拉。他從不怨恨降臨給他的災難,而是以借機向安拉祈禱。最終,在許多年後,安拉回報了先知優素福堅定不移的信念。同一牢房的一位獄友做了一個夢。安拉賦予了先知優素福解夢的能力。因此,先知優素福為他的獄友解夢,告訴他(獄友)將會被釋放,將會為國王效力。的確,預言驗證了,那人真的被釋放了,並為國王工作。

一天,國王做了一個夢。該故事在《古蘭經》中這樣被記述到:

“國王說:‘我確已夢見七頭胖黃牛,被七頭瘦黃牛吃掉了,又夢見七穗青麥子,和七穗乾麥子。侍從們呀!你們替我圓圓這個夢。如果你們是會圓夢的人。’”(《古蘭經》12:43)

先知優素福的前獄友,他當時正侍奉于埃及國王,他立刻想起了優素福。他向國王說起了先知優素福,於是優素福被邀去解夢。先知優素福告訴國王,將會有七年的豐收,之後緊跟著是七年的乾旱和饑荒。他建議國王在豐收的七年儲存糧食,以便乾旱和饑荒來臨的時候備用。

國王為此非常高興,他不僅釋放了先知優素福,而且任命他到政府一個很高的部門任職。因此,安拉在逆境背後設立了許多的益處;如果先知優素福沒有被眾兄弟丟棄在井裡,就不會被賣為奴隸,也不會被關進大牢,之後他就不會被國王發現,並被重用。的確,先知優素福只有歷經這一切磨難才會實現這一地位。因此,當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磨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或許安拉是把我們推向我們所不知道的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先知蘇萊曼同樣歷經考驗,只是方式不同,他得到是巨大的財富和權力。歷史事實證明,財富和權力會使人腐化。然而,先知蘇萊曼是一位始終保持虔誠和敬畏的國王。《古蘭經》雲:

“我確已考驗素萊曼,我曾將一個肉體投在他的寶座上,然後,他歸依真主。”(《古蘭經》38:34)

事實上,安拉的所有先知都經歷過考驗,這表明安拉賜予考驗在他的正義的僕人上,我們應該能成為他們的同伴而感到自豪。我們同時應該在苦難的時代,效仿他們堅定的行為。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磨難
頂:169 踩:21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87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6 (807次打分)
【已經有1669人表態】
481票
感動
384票
路過
380票
高興
42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