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穆斯林應該具備五顆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作者賜稿    作者:馬明良
熱度5141票  瀏覽643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5月13日 18:38

——敬畏心、感恩心、自信心、進取心、仁慈心

【 2013年5月10日(主麻日),西北民族大學馬明良教授應邀在蘭州南關清真寺講瓦爾茲。現將內容摘要整理如下。】

 

一是敬畏心:真主在《古蘭經》49章13節中指出:“眾人啊,我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把你們變成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高貴的人是最敬畏真主的人。”敬畏真主不但是指完成五功,多做副功的人,而是指天道、人道都做得好的人。我們力求做一個好人,至少要守住做人的底線,不要超越安拉的法度,不能做見利忘義的人、過河拆橋的人、背信棄義的人,因為安拉是全知全能的,是洞察一切的,凡事也許瞞得了人,瞞不過安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要安拉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要人前禮拜人後撇拜,人前做好事,人後做壞事,要時時處處敬畏安拉,做事情想問題,首先考慮一下安拉喜悅不喜悅,安拉喜悅的事,代價再大也要想方設法去做,安拉不喜悅的事,誘惑再大也堅決不做。安拉的懲罰是嚴厲的,安拉的獎賞是巨大的,我們應該有一顆敬畏的心。

二是感恩心:當下的人們抱怨太多,窮人在抱怨,富人也在抱怨;百姓在抱怨,官員也在抱怨;考不上大學的在抱怨,考上大學的也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在抱怨,找到工作的也在抱怨,抱怨何其多呀!我們是穆斯林,是有信仰的人,不要始終生活在抱怨當之中而使人生變得暗淡,而應該心存感恩之心,一要感真主之恩,真主賦予我們生命、平安、健康、智慧。當世界上的很多地區的人們生活在戰亂中,朝不保夕的時候,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當很多地方地震、海嘯、颱風、洪澇災害等飛來的橫禍襲擊人們時,我們卻安然無恙;當我們的前輩們遭遇滿清政府的壓迫、屠殺和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時,我們卻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自由和安寧;這一切不是真主的恩賜嗎?我們不應該感真主洪恩嗎?第二,我們要感父母之恩,孝敬父母,疼愛父母。第三,我們還要感謝任何有恩於我們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聖人說:“不懂得感謝人的人,就不懂得感謝真主。”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

三是自信心:當下的伊斯蘭世界似乎處在低潮中,穆斯林處在逆境中,加上西方媒體的抹黑宣傳,伊斯蘭世界似乎好事不多,壞事不斷,中國穆斯林喜中有憂。許多人看到聽到這些負面現象,感到悲觀失望,認為穆斯林沒有希望。

我要勸這些悲觀失望的人們,看問題目光不能太短淺,衡量一種宗教、一種文明,要把它放到人類歷史長河中看。歐洲的崛起不過三百年,美國的優勢地位是二戰後才確立起來的,還不到一百年。我們應該學習西方文明的長處,但不必妄自菲薄,自慚形穢,而應該自尊自強。伊斯蘭文明在中世紀創造輝煌達五百年之久,穆斯林統治安達盧西亞(今天的西班牙)達七百年之久,當時的歐洲人紛紛南下到穆斯林的西班牙,學習先進的穆斯林文化。中國的穆斯林也曾創造了輝煌,對國家做出了偉大貢獻(詳見《回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伊斯蘭文明是落後的文明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安拉在《古蘭經》第三章139節鼓勵穆斯林說:“你們不要灰心,不要憂愁,你們必定佔優勢,如果你們是有信仰的。”“我使(興衰)日子輪流于世人之間,以便由真主甄別你們中的信仰者。”眼下伊斯蘭世界似乎處在低潮當中,這是安拉對我們的考驗,我們要沉住氣,要淡定,不要焦躁,我們應該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但不應該悲觀失望,悲觀失望不是信仰者的品質,只要堅定信仰,按照伊斯蘭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做該做的事,成功一定屬於我們!

作為個人來講,你也許沒有別人富有,但真主給了你健康,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你也許沒有別人聰明,但你有高尚的人品,人品就是最大的資本。所有這些都是真主賜給你的恩典,要珍惜,要善於利用,人虧人,真主不虧人,有奮鬥就有收穫。我們應該有一顆自信心。

四是進取心:人生在世,是敷衍了事,虛度年華,還是積極進取,有所作為,考驗著每個人的人生觀。穆斯林的人生觀就是追求兩世吉慶,是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聖人說:“今世是後世的農場”。生命是真主給我們的本錢,我們要經營好這個本錢,使它不斷升值增值,使生命發出耀眼的光彩,猶如聖人和聖門弟子們一樣,活得有價值,有尊嚴。人生的價值不是佔有多少財富,而是生產多少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看淡東亞,淡泊名利,不是指敷衍了事,浪費生命,而是強調以入世的精神作出世的奉獻,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誠實高效的勞動,服務人群,造福社會。我們應該有一顆進取心。

五是仁慈心:眼下中國雖說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準顯著改善,但整個社會文化處在破而不立階段,舊的給破了,新的還沒有立起來,處在轉型時期,人們在發育不成熟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自我,價值觀紊亂,加上升學壓力、就業壓力、看病壓力、人際關係壓力、食品安全壓力、交通安全壓力等等種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人們活得並不輕鬆,對穆斯林來說還有一種特殊壓力,就是文化適應壓力,比如男性不抽煙喝酒與單位文化衝突帶來帶來的壓力,戴紗巾女性就業難,融入主流更難帶來的壓力,有時候甚至很糾結。總之,整個社會,緊張、焦慮、抑鬱、失眠是常見病,白領和大學生自殺現象也時有發生,在這個時候,人們需要的不光是優越的工作、可觀的收入、寬敞的房子、漂亮的汽車,還需要人文關懷,還需要被尊重、被關心、被溫暖,需要你、我、他有一顆仁慈的心。伊斯蘭是剛柔相濟的宗教,對以大欺小、倚強淩弱者,伊斯蘭總是說:“不!”,而對普通人則呈現出柔性的一面。“仁慈”(拉赫曼)是《古蘭經》的關鍵字,反復出現,真主在其中一節經文中對他的最後一位使者穆罕默德說:“我派遣你,只是為了慈愛眾世界的人”( 21:107)。聖人說:“有信仰的人之間相親相愛,猶如一個人的軀體一樣,如果其中一個器官受傷,將會導致渾身發燒甚至失眠”。唇亡齒寒,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還說:“對人不仁慈的人,也得不到真主的仁慈。”

怎樣才算仁慈呢?我們要克服自私心、嫉妒心和麻木心,培養自己的愛心。具體地說就是:祝賀成功的人,安慰失敗的人,鼓勵失望的人,幫助困難的人。我們不但要幫助經濟上貧困的人,還要幫助那些精神上文化上貧困的人。當下社會,有些人大權在握,耀武揚威,但外強中乾,內心很虛弱,有些人財大氣粗,呼風喚雨,但為富不仁,內心很空虛,這些人其實都是可憐的人,都需要心理治療,而伊斯蘭的精神營養就是治療心理疾病的靈丹妙藥,我們要送醫送藥,送溫暖,體現伊斯蘭的仁慈,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所謂仁慈,就是充分考慮人們的感受,少一點教訓,多一點啟發;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冷漠,多一點熱情。我們要像一團熏熏燃燒的火焰,融化一顆顆冰冷的心,我們要像明媚的陽光照亮那些陰暗的心,讓每個人感到溫馨,讓每個人都有歸屬感,安全感、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我們應該有一顆仁慈的心。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09 踩:25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6 (112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1002次打分)
【已經有2553人表態】
744票
感動
546票
路過
608票
高興
65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