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教育與科學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想像和實踐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2959票  瀏覽164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13:30

——對於伊新蘭教義所宣導以及使者所實踐的道德力度的經訓簡述】 

  “我的慈憫包羅萬物。”——【7:156

  

  “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他們說: ‘我們贊你超絕,我們贊你清淨,你還要在大地上設置作惡和流血者嗎?’他說:‘我的確知道你們所不知道的’”[2:30】

  “我受遣降世,是為了宏揚各種美德。”——“聖訓”

  道德作為一種源自于遠古的傳統,和知識或者說文明同源,和正義或者說正信同義。

  “道德”和“道德理想”是近年來文化領域、思想領域以及學術領域所表述的甚至所要建構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性命題。說來,它的根源並非是宗教的世俗化進程,而是中國本土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道德滑坡的觸目驚心的現實顯示。在中國,自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古老的有著信仰底蘊的道德一致性體系被顛覆和管制以來,特別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兩場運動所引起道德在意向和信念方面雙重意義上的消解,民眾的道德傾向具備了殘酷的功利性和現世性。對終極價值的淡漠甚至遺忘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曲解和不置可否導致信仰在國民生活中的普遍失落,道德的準則似乎真的接近了“頭頂上的星空”那麼遙遠抽象和飄渺。

   道德,需要被一種理想重新構建——究竟是傳統文明的必然衰敗還是人們面對現世考驗迫使他們有意識的選擇自我放逐?——甚至需要從最基本的語境構造開始。這使得我們倍受刺激的產生參與的激情和意志,這同樣出自於對有著強烈優越意識的“我族”的深切憂患和深切反思:在“信仰”墮落的時代裏,伊斯蘭,一種被完美的“提尼”(宗教),將對所有穆斯林發出警告:如何重塑自我如何重塑人間的道德典範。

  

  《聖訓經》裏記錄著這樣一則聖訓:

  有一位信士問我們的使者(願安拉慈憫他),“什麼是伊斯蘭教?”使者說,“伊斯蘭教就是信仰獨一的造物主安拉。”那人問,“然後呢?”使者答,“高尚的道德。”那人又問,“然後呢?”使者再答,“高尚的道德。”

  這就是來自人類世界最偉大的領袖穆罕默德(願安拉慈憫他)有關伊斯蘭的精華總結:伊斯蘭就是道德。而偉大的使者穆罕默德的使命就是警告和報喜,宣揚那被《古蘭經》所包容的完美道德。

  的確,使者具有神聖的象徵性,他不僅從靈魂上承載了大地上同有的含有缺陷的傳統美德,並且通過對啟示的接受和展現充分予以完善。正如《古蘭經》上所印證的:“我在這部經典中沒有遺漏任何事物。”[4:59]

  使者也說:“我受遣降世,是為了宏揚各種美德。”

  什麼是各種美德,讓我選取聖人傳記裏的對聖人所具有的美德的概括吧:

  “宗教、知識、和藹、忍耐、知感、好義、公正、安分、謙恭、忍讓、貞節、慷慨、勇敢、知恥、通情達理、寡言、穩健、沉著、冷靜、仁愛、慈祥、文雅、和善、可親等等高尚品德均屬教化之品行,統稱為美德。”這些美德在穆罕默德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的確,伊斯蘭的道德制約和道德標準確立於天啟。因為伊斯蘭的理論上,安拉所命令的即為善,安拉所禁止的即為惡。

  確實,這一點已經被穆罕默德徹底的執行了,並以此命令他的教生。《古蘭經》中是那樣確認聖人以及聖人所有的道德實踐的:

  “你確實具備一種偉大的品德。”[68:4]

  “凡使者傳給你們的,你們都要遵守;凡使者禁止你們的,你們都要戒除。”[59:7]

  “希望真主和末日,並且多多紀念真主者,你們有安拉的使者作為優良的典範。”[33:21]

  也有聖訓是這樣傳述的:

  阿依莎說:聖人的全部美德集聚在《古蘭經》上,他喜安拉之所喜,恨安拉之所恨。

  的確,建築在《古蘭經》上的伊斯蘭是通過穆罕默德來表現和總結的。這點,從記錄穆罕默德生平言行的《哈提斯》中可以獲得最權威的明證,同樣,也可以從《古蘭經》的理論指導中獲得明證。可以那樣說,“聖行”代表了穆斯林大眾在現實生活中——善的——道德實踐的渴望,而這種渴望是建立在對於神聖的《古蘭經》的想像上。這雙重的明證構成了穆斯林群體世界的集體想像和實踐。同時,對於《古蘭經》的體悟和對聖行的效仿的統一表達,就是穆斯林所要遵行的道德標準。

  “你們原是為世人選拔的最優秀的民眾,你們勸人行善,你們止人作惡。”[3:110]

  的確,那些信仰安拉接受伊斯蘭道路的人們是世人中最優秀的民眾,他們的優秀之處並非是名稱和信仰上的意念,而是實踐著屬於安拉對於宇宙神聖的慈憫的道德力量。而安拉說,道德的核心就是:“勸人行善,止人作惡”,而不僅僅是“行善”。

  的確,善的現實意義是來自於造物主的普慈特慈的屬性,安拉說:

  “我不是以遊戲的態度創造人類。”並且說:“我降示它,是為了慈憫全人類。”

  這是來自于安拉的恩典,具體的作用到每一個生命的個體上,源源不斷的顯露於人間的視野:安拉的特性的真實顯現。

  的確,誰顯現了安拉的意志,誰便在行善。誰能夠如同使者那樣顯現安拉的意志,誰便是在實踐著安拉與人類的神聖約定:代治大地。這是安拉對於人類的啟示,也是使者對於人類的教導。《古蘭經》是照耀世人的明燈,即便使者已經逝去,但是使者傳授的美德延續著。對於必定選擇聖行的大眾而言,目標已然存在。

  安拉是運用這樣的語句終結給予人類的啟示的:

  “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為你們的宗教。”[5:3]

  故此,穆罕默德使者的言行成為想像和實踐的統一的真理性證據。正如他所言:

  “在我之後,我將留下兩件法寶:古蘭經和聖訓。誰緊握它們,誰就永遠不會迷誤。”

  穆罕默德的追隨者們永遠處於效仿的位置,沒有超越的可能,惟有接近。

  固然,伊斯蘭是已經被崇高的安拉通過選擇穆罕默德(願主慈憫他)為接受啟示的使者並且完成了對人類經典的宣讀而完美了的宗教,但是作為穆罕默德聖人的追隨者的穆斯林大眾的道德觀是需要在宗教功修中得到鞏固和強化的。

  在《古蘭經》中安拉告誡懦弱貪婪的人類要謹防惡魔的引誘,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禮拜。因為“禮拜確實能防止醜事和罪惡。”[29:45]

  這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也是伊斯蘭大廈的基石。有人卻常常錯誤的認為禮拜僅僅是宗教儀式。誠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天五次的煩瑣的禮拜的真正的目的是鑄造穆斯林的完善人格。這種人格的最大特點是:順主尊聖,就是敬畏。這也是伊斯蘭教道德實踐的前提。

  因此,我們引用《古蘭經》和《聖訓》才會獲得非同一般的現實意義。也因此,聖訓裏所描述的那些即便是細小的實踐也能夠折射出行善者品德的光輝。

  “一切行為,都取決於動機,每個人都會獲得其動機所導致的結果。為主及其使者而奮鬥的人,他的奮鬥將會獲益于主及其使者。而一個一心為獲取現世享受或娶得一位婦女而努力者,其努力也會獲得成功。”——聖訓

  道德的基礎是動機,這樣的論點或許是對非穆斯林群體的最大的否認,但是卻是對穆斯林群體最大的肯定。——這是安拉對於信仰他的人類以及順從他的人

類的最真誠的指導。

  

  的確,安拉是全知的。安拉的恩澤遍及宇宙萬物以及人類的心靈。

  

  “他知道眼睛偷看的,心胸隱瞞的。”[40:19】

 

  “天地間任何一物不能隱瞞安拉。”[3:5】

  “你們的上面確實有許多的監視者,他們是尊貴的,是記錄的。他們知道你們的一切行為。善人們,必在恩澤中,惡人們,必在烈火中。”[82:10一14]

  對於信仰,原本就源于心靈。對於善惡的判斷,原本也源于心靈之中的經驗和認識。人的生命是從無知開始的,而後有些人走向真理,有些人走向了偏見。但是,儘管如此,人類總有傾向于正道的天性。人,是被誘惑了的墮落物。但是,那種誘惑的本質是來自于安拉的考驗。考驗首先來自於內心,其後是行為。正如聖訓所言:

  “一個人最大的聖戰是和自己的私欲而戰。”

  的確,一個無法戰勝私欲的人是無法真正為主道而戰的。一個沒有高尚動機的人是不可能有著高尚的行為的。

  這幾段經文從根本上涉及到了伊斯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行為。但是這裏的“行為”並不是簡單的動作過程,它還包括一個更深刻的前提:動機。在伊斯蘭教的思想理念裏,動機和行為幾乎是一個統一的生命體。而其中生命體的起點也是終結點——就是安拉。的確,人類的道德努力是在尋求安拉的喜悅和接納。

  有一段聖訓把它們三者之間的關係作了極高度的概括:

  “假如有人舉意行善,但後來他卻並沒做,那麼安拉會記下他一件善功的報酬;如果有人舉意行善,他並且做了,安拉會給他記下十件善功的報酬。有人心想要做一件壞事,後來他卻沒做,安拉會給他記下一件善功的報酬,有人心想做一件壞事,後來真的做了,那麼安拉只會給他記一件惡事的懲罰。”

  另一段聖訓同樣意義深遠:

  “有一個人對先知說,‘我有些親戚,我接續他們,他們卻斷絕我;我善待他們,他們卻傷害我;我待他們寬厚,他們卻對我無理。’使者說:‘如果事實和你說的一樣,他們因為你的行為而自虧;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安拉的襄助將永遠和你同在。’”

  安拉的使者說:“在我以前,在一個民族中凡是安拉派遣一位先知,他的民族中就有他的忠實追隨者和聖門弟子。他們效法他的聖行,遵從他的命令。然而,在他們之後,將出現一些不肖子孫,他們只說不做;他們有令不行,為所欲為;這時,誰用行動和他們抗爭,就是信士;誰用心痛恨他們,也是信士;誰用口勸他們,也是信士。除此以外,沒有芥菜籽的信仰存在。”

  同樣性質的聖訓還有:

  安拉的使者說:“你們中誰看見一件罪惡之事,讓他用手去制止;如果他不能,則用口制止;如果他不能,則用心制止,這是最弱的信仰。”

  缺少實踐的道德,一定會逐漸變的口是心非。口是心非的信仰,一定會偏離宗教對人間的道德關懷的終極意義,甚至“沒有芥菜籽的信仰存在”。道德的實踐和道德的動機之間的最大區別是:實踐介入現象,動機折射想像。——雖然,實踐和動機都是信士的特徵。但是,信仰終究有強弱之分。

  在有關“行善之道”的聖訓集錦裏,有那樣一段聖訓:“使者說,‘凡是穆斯林都要施捨。’有人間:‘如果他沒有,你說怎麼辦?’使者說:‘他雙手勞動,自食其力並施捨。’他再問:‘如果他沒有能力,你說怎麼辦?’使者說:‘他幫助有急需的人。’他再問:‘如果他也沒有能力,你說怎麼辦?’使者說:‘他命人行善。’他再問:‘如果他還沒有能力,你說怎麼辦?’使者說:‘他止人作惡,這就是施捨。…

  的確,道德的實踐就是力所能及,它所表現的力度也是由高至低,由強至弱。而《古蘭經》是如此的告誡穆斯林大眾:

  “你們絕不能獲得真善,直到你們施捨你們心愛的東兩。”[3:92]

  因此,我們的使者穆罕默德強調了兩個“一定”。

  “指掌握我的生命的主發誓,你們一定要勸人行善,你們一定要止人作惡。否則不久安拉將降懲罰於你們。那時,你們向他乞求,你們得不到應答。”

  的確,安拉徹知什麼事務是人類的“力所能及的”,什麼事務是人類的“力所不能及的”。

  清高的安拉說:

  “你們崇拜安拉,你們不要以物配主,當孝敬父母,善待親友、孤兒、貧苦人、近鄰、遠鄰和同事,款待旅行者、款待奴僕。[4:36]

  的確,道德具有它自身的延伸性,它首先的立足點是血親,包括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其次是從血親延伸到近親、遠親、鄰居、遠客,乃至同鄉,乃至整個人類社會。伊斯蘭,就是指導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在道德的實踐中趨向幸福:從個人的家庭開始,到鄰居,到社區,到城鎮,到地區,到國家,到世界。

  對於穆斯林大眾而言,他們背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道德和良知。而對於每個穆斯林個體而言,他背負的是他所要涉足到每一處群體的道德和良知。假如說這樣的界定僅僅是一種美好的想像的話,那麼,我們看看我們的使者是如何教導我們去實踐的。

  伊本"歐麥爾和阿依莎(願安拉喜悅他們)傳述:安拉的使者說:“哲卜裏天仙時常囑咐我善待鄰居,甚至讓我認為鄰居都有了繼承權。”又說:“指主發誓,破壞鄰居安寧的人不得進天堂。”

  的確,一個真正的穆斯林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即便是一個普通鄰居的安寧他都不能去破壞。這是人類最低限度的道德,在伊斯蘭社會裏卻是一種律法。

  這種律法無疑是安拉對整個人類的慈憫,無邊無際。

  “世人原是一個民族,嗣後,他們的信仰分歧,故安拉派遣眾先知作報喜者和警告者,且降示他們包含真理的經典,以便他們為世人判決他們所爭論的是非。”[2:213]

   道德作為一種抽象的理念同時也是一種真實的現象,是要受到責成的;而這種責成,的確是需要律法的規則來實現;而這種律法——既非世俗意義上的自明律法,也非偽宗教意義上的神聖律法的偷樑換柱——是起源於信且終結于信的現世獎懲體制。對於伊斯蘭世界而言,有了現世獎懲體制後的人類社會,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構築了完美無缺的伊斯蘭宗教體系。

  使者的降臨,意味著人類可能在三重緯度上構建現世的獎懲體制。第一重緯度是報喜;第二重緯度是警告;第三重緯度是判決是非。這三重的緯度囊括了人類生命的所有的希望和恐懼以及對現世的立場,同時被呈現的是三個被經典不斷闡述的世界:l、天園;2、火獄;3、頓亞(即現世)。對於伊斯蘭的思考,必須要建立在三個世界或者說是三重緯度的細緻考量中。任何單一性價值或者說意義的定向判斷都將是對整體性伊斯蘭真理作出外科手術般的冷漠分割或者如庸俗文人的斷章取義。在這三個世界的闡述裏,頓亞應該是介於天園和火獄之問的實在世界,是生命的希望和恐懼最現實的耕種之地。對於人類,頓亞是唯一的為希望和出路而奮鬥的短暫的存在以及可能,因為在穆斯林的靈魂裏銘刻著那樣的警戒:末日是臨近的。即便安拉的慈憫消融了這三個世界,《古蘭經》明證一切,人類依然在現世的大地上生長善也結束著善。

  安拉在《古蘭經》中說:

  “我確已把人類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態,然後我使他變得最卑劣的;但通道而且行善者,將受到不斷的報酬。”[95:4—7]

  此類經文在《古蘭經》中比比皆是。

   的確,人類的生命常常處於善和惡的邊緣,而對於那些不義的民眾,話語的力量是微弱的。話語無法阻止他們在大地上胡作非為,離經背道。此時,對於大眾,懲戒“不義”的確也是一種警告和報喜。在這種意義上講,使者所建立起來的體制首先是確定和規範現世的價值取向,但同時包含著使命精神的歷史性和社會性。——它足以成為現世的最為公正的“主事”模式。

  “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他們說:‘我們贊你超絕,我們贊你清淨,你還要在大地上設置作惡和流血者嗎?’他說:‘我的確知道你們所不知道的。’”[2:301

  的確,教法責成道德的實踐。的確,安拉裁決道德的想像。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19 踩:15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1 (71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8 (628次打分)
【已經有1343人表態】
341票
感動
307票
路過
332票
高興
36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