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忘卻的紀念 加沙災難紀實電子百科開通

據該網站董事會董事長,穆罕默德·邁德呼勒說:“加沙災難紀實百科是該機構經過長期努力後最終推出的成果” ,除了有各個人權和政府部門的研究中心對網站提供支撐外,網站自身還有超過120名的現場人員對網站進行維護。
2010年12月26日星期天,在加沙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邁德呼勒說:之所以產生創建這個電子百科的想法,是因為看到猶太複國主義對加沙的侵略行徑,意圖以此來真實地記錄和揭露猶太複國主義所犯下的種種戰爭罪行。
對該電子百科的重要性,邁德呼勒說:“這個電子百科是對歷史真相的一種保護,提供了大量真實的聲音圖像和圖片檔、人權機構的負責人的講話、各國人權研究中心和聯合國人權中心的研究報告、民間團體的和獨立研究人員的報告。這些檔講述了自2008年12月27日起至2009年1月18日期間,以色列殺害1400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罪行。”
他指出,加沙災難紀實百科網站將進一步加強巴勒斯坦人和加沙人抗擊外來侵略的決心。
在記者招待會上,邁德呼勒呼籲所有的新聞和傳媒機構向全球每個家庭、每個人推介該電子百科。他說:“這個電子百科必須翻譯為英文,同時也要進一步添加新的檔和資料,並進一步改進和維護。”
他還指出,這個電子百科是以新的方式來真實地記錄歷史、揭露犯罪分子;是網路資訊化時代記錄每一件大事的新方式。
關於加沙災難紀實電子百科的內容,“培訓與研究創新”機構執行經理,奈比勒·埃斯拉姆說:“加沙災難紀實電子百科收錄了詳細展示加沙戰爭期間各種狀況的多份資料、聲明、檔、日常報告,適合所有研究人員、人權活動家,特別是新聞記者。”
加沙災難紀實電子百科由十個專欄組成,語言為阿拉伯語,是收集了以色列入侵加沙所犯罪行最大的電子版全書之一。其容量為40G,並還在不斷的補充完善和翻譯中。
該電子百科稱自身的使命是:“他們的目的是報導加沙人民在加沙戰爭中所飽受的種種災難和困苦;揭露猶太複國主義者的醜惡嘴臉;讓其遭受世界人民的唾棄;為研究學者和作家們提供獲取戰爭真實檔和聲明,以及資料的便利。”
在該電子百科的最後部分,還設有專欄介紹加沙戰爭的每日進程,詳細展示了在以色列入侵加沙期間的每一天。在戰爭死難人數專欄內,還詳細地記錄了在加沙戰爭期間每一位死難者的姓名、年齡、死亡日期等資料細節,同時還在最後收錄了加沙戰爭期間每一位受傷人員的姓名、年齡、受傷日前和受傷程度,以及所在救治醫院的名稱。
關於以色列在戰爭中所使用的武器,該電子百科也設專欄給予了收錄和報導,展示了在侵略加沙期間,以色列所使用的各式武器,包括國際上禁止使用的武器,以及使用這些武器的具體時間和對巴勒斯坦平民所造成的傷害度。
該電子百科還收錄了戰爭期間被毀的清真寺、民房,以及以色列侵略軍屠殺巴勒斯坦人的血腥罪行的照片,以及被炸彈炸毀後所遺留下的廢墟。
電子百科還有一部分是可以免費下載的專欄——講述加沙戰爭歷史。此外,還將在最近添加戰爭紀錄片專檔。
以下是加沙災難電子百科的連結:
http://www.creativity.ps/holocaust/index.php?lang=ar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