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苑綠地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貪婪者最貧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石頭讀古蘭經》    作者:馬石頭
熱度4045票  瀏覽40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8月28日 12:31

 

當今社會物欲橫流,資訊豐富,機會與危險並存。各種不可控制的變數太多,已經沒有永恆的富有與貧窮之說了。縱觀人的一生,富也一兩代人,貧也一兩代人。但貪婪者往往私欲不斷膨脹,無法自拔,無視他人的權益,巧取豪奪。有的人甚至不顧廉恥,利用手中的權力逞強鬥狠,迫使他人就範。我試著在偶然中尋找必然的規律。近日讀《古蘭經》有所感悟。

《古蘭經》說:“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才是成功的。”(59:9)這裡的貪吝就是貪婪吝嗇的意思。這是一段最明瞭的文字,不用多做解釋。穆罕默德聖人說:“貪得無厭的人,永遠是窮人。”《楚辭·離騷》裡有這樣一句話:“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也很貼切地解釋了貪婪的涵義。愛財為貪,愛美食為婪,意思是為財物美食與他人競爭,不斷地索求,沒有滿足的時刻,恨不能天下之財物盡收嚢中,天下之美食供己一人享用。

貪婪是指一種攫取遠超過自身需求的金錢、物質財富或肉體滿足的欲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家喻戶曉,不必贅述。故事告訴我們,貪得無厭的人最終的結局是一無所有。貪婪之性並非遺傳所致,是個人在後天社會環境中受“病態文化”的影響,形成自私、不滿足的價值觀而出現的,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表現,在偏離了正常的軌道上愈行愈遠而不自知。所以古人說:“貪如火,不退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可滔天。”貪婪之心如若不加以克制,無休無止的貪欲最終害人害己。

有一個故事說,有個揚州人與同伴一塊過河,船行至江中,船破,同伴們都游到了對岸,而最善於游泳的他卻溺水身亡。原因就是他的身上背著500塊銀元。同伴們多次勸他把錢扔掉,他就是捨不得,最終葬身江河,生命終結。清朝的和珅,最初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有了出頭之日,受到皇帝的重視,官越升越高,錢也越來越多,心也越來越貪婪,終於一發不可收拾,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大貪官的臭名傳到今天。總之,人活著,追求功名、權力、金錢、地位本也無可厚非,但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如果讓貪欲牽著鼻子走,最終一定會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貪婪成性的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呢?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一時的貪念使得自己身陷囹圄,淹死在無窮無盡的貪欲之中!控制不住的貪婪之心在毀滅別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我沒有查到近年來高官落馬的確切數位,但這個數位一定不小,這些人個個都是有才、有識、有膽的人物,就一個“貪”字,斷送了他們的前程,甚至送了性命。他們要是早早地瞭解“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才是成功的。”那該有多好啊!

一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不能過高。雖然誰都會有些需求與欲望,但這要與本人的能力及社會條件相符合。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歡樂,也有憂愁,有富餘的東西,也有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不能盲目地和別人攀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要知道“弱水三千,只飲一瓢;廣廈萬棟,夜臥一席”的道理。從內心深處做到知足常樂,“知足”便不會有非分之想,“常樂”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貪婪的人永遠不會滿足,得到一顆珍珠,還想要鑽石。得到鑽石以後,還想要……。有人編了一個順口溜:“貪婪人的心,想要一窖金;寬度四十裡,長度儘量伸,早晨取四兩,下午添半斤。”可見,貪婪人的心是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因“貪婪”而形成的惡性循環,幻想自己要永享富貴,甚至想讓自己的後代也永享富貴。貪婪導致他利令智昏,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貧、抵不住誘惑。最終被推到了背叛自己的信仰、背叛自己的道德和價值觀的深淵。所以,我們時刻要用“貪得無厭,永遠是窮人。”這個警句來提醒自己,每日看一遍,就會增加許多福氣,遠離貪婪的陷阱。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古蘭經 貪婪
頂:158 踩:21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2 (97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3 (908次打分)
【已經有1794人表態】
519票
感動
394票
路過
417票
高興
46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