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信仰與功修 >> 正信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穆斯林的行為道德在於心靈的舉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穆斯林通訊    作者:馬中笑
熱度3634票  瀏覽424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3月06日 17:38

先知穆聖說:“一切行為,全憑舉意。每個人將得到他所舉意的結果。為安拉和使者而遷徙的人,他的遷徙歸於安拉和使者。為了獲得現世利益或為娶妻而遷徙的人,他遷徙(的價值)在於他為之而遷徙的目的。”——《布哈裡聖訓實錄全集》54、3898、5070、6689、6953段。

伊瑪目·布哈裡把這段聖訓放在《布哈裡聖訓實錄全集》的開端,就是要告訴大家,伊斯蘭的信仰、功修等一切都是造物主啟示的規定,無論做任何工作,主要是心靈中端莊的“舉意”。歷代的伊斯蘭學者們很重視這段聖訓。學者們把“舉意”作為衡量一個穆斯林是否虔誠內在行為的標準。學者們指出,任何人的工作,是否能得到造物主的回賜?全看他內心的“舉意”是否端正。

“舉意”系阿拉伯語“寧也提”一詞的意譯。這個詞還可以用中文表達成“意念”、“意圖”、“動機”、“目的”等詞語。學者們一致認為舉意是個人內心的意向,無需要在口頭上表白。舉意決定著人的一切行為,代表著個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舉意在於心靈,正心才能正己,心中無私“舉意”就端莊,這就叫“心正則行為正。”因為有什麼樣的出發點,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沒有心靈中虔誠敬意地為造物主的“舉意”不論他白號帽戴得再高,流淚表演說得的如何如何,但“正信還沒有入他們的心”(49:14)“在安拉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49:13)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以人的外貌,金錢或他講的如何如何,或許在某一次慈善募捐中他的慷慨,作為判斷他人行為的標準。卻往往忽視了這個人做這一件事情的目的、動機是什麼。世界是一個大舞臺,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表演,你剛唱罷我登臺,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人為權,有人為勢,所有人都有所圖,總之出不了一個“我”字,他們有的鑽營、有的嫉妒,有的攻擊,有的打著慈善的旗號斂財。這些人都喜歡出風頭,吹吹打打,都不是“虔誠敬意為了安拉”。

造物主在《古蘭經》中啟示說:“你們的心事,無論加以表白,或加以隱諱,安拉都依它而清算你們。”(2:284)所以,伊斯蘭不看人的外表和長相,不以金錢衣貌看人,不看表演式的說教,伊斯蘭只看人的內心中的“舉意”,也就是看人的思想動機與行為,把它作為判斷虔誠不虔誠的尺規。這就是我們老前輩的巴巴們所講的“人觀的是外五形,主觀的是內五心”。

伊斯蘭認為,沒有虔誠敬意為安拉的舉意,任何行為都不能稱為善功。假如你舉意為了虔誠敬意禮拜而洗大淨,那麼,你的舉意就是一種善功,假如你舉意洗個澡,那麼,這個舉意僅僅是搞好個人衛生而已。舉意在一切行為中,就象靈魂融入身體。沒有靈魂的身體是無法存在的。造物主不看它的形式、說教和表演,而看它的舉意和內涵。因為許多表面完美的行為,其實缺乏靈魂和內涵,因而伊斯蘭不認可,造物主不接受。

伊斯蘭認為,世界上任何人的舉意無非是兩大類,第一類是虔誠而神聖的舉意,舉意為了追求造物主安拉的喜悅。這個舉意被稱為善功善德,具有永恆的價值。另一類的舉意是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和金錢、名譽、地位的追求。這種舉意為的是自己。無論是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造物主也滿足他,使他金錢、名譽、地位都能得到,也能在世俗社會中產生一定的影響,成為人物。但在造物主哪裡,他得不到絲毫的報酬。造物主是普慈今世的主宰。這是造物主偉大而完美的屬性。

先知穆罕默德說:須知道,人的身體內有一塊肉,它善就全身善,它惡則全身惡。須知道,它就是心。《布哈裡聖訓實錄全集》52段《利雅德聖訓集》588段。

這段聖訓告訴我們,心想好得好,心想壞得壞,就在心中的舉意。不是光明驅散黑暗,就是黑暗籠罩心靈。伊斯蘭認為,心靈美是我們穆斯林的一切行為基礎,它在今世上獲得造物主安拉的默助,在後世獲得安拉更多的回賜和報償。安拉在《古蘭經》中啟示說:“他們只奉命崇拜安拉,虔誠敬意,恪守正教。”(98:5)

伊斯蘭非常重視個人的心靈健康,要求每一個穆斯林不僅要外表美,更要心靈美。要求每一位穆斯林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端莊的舉意。美好的舉意是信仰的光輝照耀內心中的表現,有這種舉意的人,造物主默佑著他,使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變成善功。例如:你舉意為追求造物主的喜悅而工作和生活,那麼,這種普普通通的工作與生活就變成了一種造物主喜悅的善功善德。你舉意為追求安拉的喜悅,無論是你去清真寺禮拜,還是為了生活奔波;無論是你扶貧濟困還是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無論是你做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的工作,還是對人的一個微笑式的服務,都將成為善功的功修。因為他們喜悅造物主,造物主喜悅他們。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什麼是伊斯蘭。以自己的道德詮釋著什麼是穆斯林。穆斯林是舉意、行為、道德和諧統一的民族。

先知穆罕默德說:“我們從小戰鬥回到大戰鬥,小戰鬥是同敵人作戰,大戰鬥是和自己的私欲作戰。”消滅強大的敵人容易,但消滅自己的私欲困難。私欲隱藏在自己的心中,城府深,隱蔽性強,很會迷惑人,這是魔鬼挑唆的伎倆。所以,伊斯蘭要求每一位穆斯林要和自己心中的私欲作鬥爭。先知穆聖把它稱為“大戰鬥”可見,洗心革面的重要性。

清代的中國穆斯林學者,提出了“明心見性”除欲去私的道德修養思想。藍煦在《天方正學》卷五《真一發微》中認為,“人生在世,有天理,也有人欲,人心正則天理俱在,人心不正則人欲忽生。”印度十六世紀著名蘇菲思想家伊瑪目·冉巴尼·希爾信迪在他的《麥克圖巴特書信集》中再三強調“穆拖曼伊南蓋利布”也就是心靈的安定和“散蘭曼蓋利布”。即:心靈的寧靜平安。伊瑪目·冉巴尼認為:清除私欲才能獲得心的安定和平安,才能明心見性,認知造物主。

造物主不看我們的外表,而看我們的心靈。一個人擁有怎樣的心靈和舉意,就擁有怎樣的世界。心能導人行善,也會帶來福氣,心能導人作惡,也能帶來晦氣,心能使人進入天堂,心能使人下到地獄。心是光明和黑暗的種子,心是福祉與罪惡的種子,就在舉意的一刹那之間。正如中國古人說所的,“相由心生,境隨心遷”。

祈求造物主開闊我們的胸懷,引導我們的心靈,改變心靈中那些錯誤的意念、偏執和極端的思維,人人都爭做一個造物主喜悅的,有信仰、有道德、心靈美、舉意端莊的穆斯林。

阿憫!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41 踩:16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80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2 (796次打分)
【已經有1733人表態】
467票
感動
389票
路過
405票
高興
47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