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環球觀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奧地利小鎮出現一座清真寺

熱度3440票  瀏覽309次 【共1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0年3月30日 18:41

       今天的許多歐洲著名城市﹐如倫敦﹑巴黎﹑馬賽﹑柏林﹑慕尼黑﹑布魯塞爾﹐可以看到穆斯林移民的明顯行蹤。  他們在選擇居住的地點﹐都表達了對伊斯蘭的虔誠信仰﹐例如建造清真寺﹑伊斯蘭文化中心﹑清真商店和穆斯林男女的服裝店。  穆斯林國家向歐洲現代的移民潮﹐主要因為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他們湧入工商業和文化發達的城市﹐或工作﹐或留學﹐很少去邊遠地區的小鎮。  最近美國CBN(基督教廣播電視網)特派記者到歐洲各國採訪﹐在維也納看到同許多歐洲大城市一樣﹐從跡象上可以斷定﹐那裡有許多穆斯林居民。

       CBN記者來到維也納郊外一個小鎮﹐人口不多﹐但吃驚地發現在市鎮中心居然矗立著一座宏麗的現代化伊斯蘭文化中心大樓﹐造價不低於數百萬美元。  這個小鎮名稱叫巴特弗斯勞﹐據說當地居民只有一萬一千人﹐這些年來的土耳其移民大量湧入﹐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居民區﹐所以有了清真寺。

       市長克里斯托弗‧普林茲先生說﹐那裡的穆斯林移民不算多﹐大約一千人﹐可是對於這座小鎮﹐他們是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居住集中。  那裡原來有幾處穆斯林禮拜和祈禱的房屋﹐但是人口增多﹐地方顯得狹窄﹐於是在2006年穆斯林組織領導人向市政府要求建造大清真寺。 他說﹕「在提出申請之後﹐市議會經過多次辯論和思考﹐拖延了兩年的時間。」  市議會之中的奧地利自由黨堅持反對的立場﹐他們指責市政府掩蓋許多事實﹐同穆斯林社區有暗中通融。 他說﹕「地方自由黨組織在兩個星期之內﹐收集了1600個反對者簽名的抗議書。」

       辯論的結果﹐由市政府做結論。   最後市政府同意建造清真寺﹐認為一座大清真寺比數家小寺更便於統一管理﹐有利於文化交流﹐幫助穆斯林融入社會﹐但是對設計藍圖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  新建的清真寺﹐必須接受某些限制條件﹐例如不得佔有主要街道﹑建築形式避免特別顯眼的大圓頂和高聳的宣禮塔﹑正面大門的伊斯蘭特色不要太過份誇張﹐這些限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巴特弗斯勞的傳統風貌。 這一切都為伊斯蘭組織所接受﹐最後達成協議。

       CBN記者特別訪問了這座新建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在特約之後﹐受到會長塞爾菲特‧葉爾瑪茲先生熱情接待。  在他的陪同下﹐記者參觀了清真寺內部圍繞著禮拜殿週圍的各種功能廳堂﹔有演講廳﹑教室﹑學生活動場所和辦公室。  葉爾瑪茲先生說﹕「我們的清真寺24小時全天候開放﹐每天有許多人禮拜和學習﹐也有許多人參觀。 大多數參觀的客人來自維也納和奧地利其他地方﹐經常也有外國客人﹐都是聞名而來。」  記者問﹐建造這座清真寺之後是否小鎮上的民族和諧關係有所改善﹐因為他來之前聽說﹐土耳其移民集中居住﹐青年人有了他們的文化中心﹐在城內行為放蕩不羈。  葉爾瑪茲回答說﹐青年人好動﹐到處都一樣﹐譬如本鎮內的娛樂區﹐那裡有日夜酒巴﹑夜總會和游戲廳﹐青年們在大街上的玩耍活動比這裡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說建造這座清真寺的目的是加強移民融入社會﹐便於互相溝通﹐「這是一所開放型的文化中心﹐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自由出入。  而且﹐經常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吸引穆斯林青年參加﹐學習瑞士文化和德語。」

       記者想了解﹐建造清真寺的經費和日常管理費用從哪裡來﹖   葉爾瑪茲先生介紹說﹐能夠獲得批准建寺已是感激不盡﹐哪裡還須政府出資﹗  根據原設計圖紙﹐預計造價不低於一百萬歐元﹐在竣工結賬時發現遠遠超過預算﹐所有這些錢都是來自瑞士各地穆斯林的個人捐款﹐沒有向當地政府伸手要一分錢﹐沒有給納稅人增加負擔。

       普林茲市長說﹐穆斯林在歐洲許多地方遭到歧視和排斥﹐瑞士也同樣有反對伊斯蘭的右派組織﹐例如瑞士自由黨。 他希望通過對穆斯林移民善意和寬容﹐有利於移民接受歐洲文化﹐得到友好的反應﹐為瑞士樹立民族團結的典型。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清真寺 奧地利
頂:156 踩:15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86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 (727次打分)
【已經有1533人表態】
407票
感動
366票
路過
377票
高興
38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1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