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苑綠地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羞怯的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回族文學》2013/3    作者:李進祥
熱度6293票  瀏覽739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5月27日 10:57

村裡的其他人,當然也沒辦法管。但年輕人覺得,那補丁,是掛在自己的臉上。村裡的年輕人,特別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打小就沒穿過帶補丁的衣服,打記事起就沒見過穿補丁衣服的人。看到馬木合老漢衣服上的補丁,總覺得扎眼。雖說那補丁不是在自己身上,不是在自己兒女、自己娘老子身上,但在同村人身上,還是覺得不舒服。尤其是那些正準備找物件結婚的,還怕村裡有穿補丁衣服的人,會讓外面的姑娘看不起,誤了婚事。對襯裡上了些年紀的人來說,馬木合老漢衣服上的補丁就不是掛在臉上,而是掛在心上了。三十歲以上的人,哪個沒過過苦日子,哪個沒穿過爛衣服?這些年日子好了,就把過去的苦日子忘了,只是給娃娃們講的時候,才提起來。提起來,也是當一種資本、一種光榮來講的,有些憶苦思甜的味道在。但身邊有個穿補丁衣服的人,味道就不一樣了,就像眼下的日子是虛幻的,是做夢一樣的。怕一覺醒來,身上依然披著破衣爛衫。有過那樣經歷的人,更怕過那樣的日子。就像有瘡疤的,最怕揭瘡疤一樣。而馬木合老漢衣服上的補丁,就像是一塊玻璃片,時時揭著村裡人的瘡疤。

好在馬木合老漢並不經常在村街上出現。年輕的時候,還偶爾到村街上聽別人說些家國天下的空話,或者是家長里短的閑言,他想插言也插不上,跟人說話,別人又聽不清,有時還免不了受奚落,因此多不去。老了以後,更不去了。現在呢,他住在老莊子,到新莊子來的次數也不多。前幾年,村村通公路,公路與清水河並行,都是南北的走向。但河走的是彎路,路走的是直道,這就免不了衝突。正好河灣村在清水河的一個灣子裡,公路就沒法兒修過去,只能修到村子東邊二三裡的地方。路就這樣修了,縣上、鎮上定的,誰也沒辦法。可路是死的,人是活的,路不靠人,人就攆路,村子裡的一些年輕人,就搬到路邊上去了。說是搬到路邊上,出門趕集、打工都方便。還有些呢,正好翻蓋新房,也搬到路邊去了。這樣一來,一個村子,就分成了兩個莊子。正好又趕上新農村建設,新莊子更像新農村,村上、鎮上就叫往新莊子搬遷,大多數人家都搬到新莊子了,只有幾戶老弱的,留在新農村之外的老莊子。馬木合老漢叫兒子都搬了,自己留在老莊子。兒女們也商量了要湊錢把他們也搬過去,但馬木合老漢執意不搬,好像是專門要和兒女們拉開距離,不讓兒女們因為有他們這樣的父母,感覺臉上無光。

莊子搬空了,就像是蛇蛻下的皮一樣,看著樣子還在,但只是個空筒筒,沒有了一點兒生機,不像個莊子了。新莊子的人很少到老莊子去,上面的人來視察、觀摩啥的,更不會到老莊子去了。除了到清真寺禮拜和娃娃上學。小學校還沒有搬到新莊子,清真寺也沒有搬到新莊子。建學校的事,村上、鎮上管不了,那歸縣上教育局管。教育局一時沒項目,還不能給河灣村建新學校。搬清真寺的事,村上、鎮上也沒辦法管,得村上的阿訇、鄉老們管,要向村上的人家集資。村裡人剛搬了新家,手裡都不寬裕,沒法兒集資。

老莊子上的人也不多到新莊子上來,除了誰家娶媳婦、嫁女兒、幹爾麥裡,請過來。河灣村莊子變了,莊風變了,鄉俗規矩也變了,但教門上的一些儀式還是沒變。在這樣的儀式上,也還得把村上的老年人都請到了。請一群老人來,就像是忽然從種熟的田裡挖出了一堆樹樁子,枝權虯曲、瘦骨嶙峋的樣子,能把人嚇一跳。這樣的一群人,放在其他的場合上,還真有些怪異,但在教門的儀式上,卻顯得非常相宜。教門的儀式上,如果放一群年輕人,也感覺滑稽,只有老年人才能壓得住場子,顯出儀式的莊重來。每每這種時候,主人家都有些糾結,請馬木合老漢吧,怕有些不好看;不請吧,又有些過不去;權衡再三,最後還是請了,甯撇一莊,不撇一戶。馬木合老漢總是推著不來,到最後也還是來了。來了,就穿著他那件帶補丁的衣服。這叫主人家感覺有些傷臉,他自己也好像有些傷臉,儘量地躲著人,羞縮著身子,顯得局促不安。教門的儀式上,一般是要請阿訇、滿拉和會念《古蘭經》的人到上席,偏偏馬木合老漢也是會念《古蘭經》的,還得和阿訇、滿拉一起坐在上席上。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59 踩:30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150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1412次打分)
【已經有2816人表態】
789票
感動
665票
路過
678票
高興
68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