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在綫圖書 >> 《不要憂傷》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坦然面對——《不要憂傷》代前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webmaster
熱度3521票  瀏覽31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9月25日 15:57

  當汶川大地震牽動億萬中國人心的時候,孔德軍兄弟選譯的這本《不要憂傷》出版了,是一些仁人志士建議送給災區同胞的。孔德軍兄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阿訇和學者,所以能夠一邊看經典,一邊看社會,舉意短期內從阿伊德·哥爾尼的著作《不要憂傷》中選譯出這個本子,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盡一份愛心,去撫平災區人民的傷痛。在幾位同仁的協助下,這個譯本如期發行。孔德軍兄弟相信我,讓我為本書寫個前言,對大地震很有感觸的我,自然有了一吐為快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從央視新聞看到一些穆斯林志願者奔赴災區第一線參加救災的消息,又瞭解到全國許多清真寺、伊斯蘭學校、穆斯林企業和個人紛紛為災區同胞募捐,是伊斯蘭普世使命的活生生體現:“我派遣你,只為慈愛全世界。”在這段《古蘭經》文裏,安拉沒有說“只為慈愛穆斯林”,足以證明穆斯林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投身救災是對《古蘭經》的行動詮釋。我想,災區人民需要的,除了物質上的支援,更需要一種精神上的撫慰,這個譯本審時度勢的發行正是獻給災區同胞的另一種形式的禮物。

  這場突如其來、波及大半個亞洲的大地震,帶來的不僅僅是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而且是對人們心靈的巨大震撼,對人們靈魂的嚴峻拷問。“我們沒有選擇災難的權利,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災難的態度。”這句頻頻出現於媒體上的名言,與伊斯蘭的理念不謀而合:坦然接受已知的一切,積極進取未知的一切。“努力去做有益的事情,依託安拉,不要軟弱無能,不要說‘假如……’,而要說安拉的法則無可抗拒。‘假如’會使惡魔有機可乘。”

  媒體報導,一些生命奇跡的發生,根據專家的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被埋者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因此,災區的傷患收治處配備一些心理醫生,通過溫暖話語,向傷患傳達積極樂觀的人生理念,這有利於他們儘早康復。而且,不僅是傷患,數萬失去親人的同胞,數百萬直接遭遇這一特大災害的同胞,怎樣面對這一人力無法抗拒的災難?怎樣理解自己是這千萬個受災者中的一員?既然災難已經發生,既然親人已經離世,既然房屋已經倒塌,既然已經被截去下肢,那麼,我們是哭天喊地,痛不欲生呢,還是坦然面對,積極進取呢?不同的心態,導致不同的選擇,甚至導致不同的命運!心態決定命運:“安拉不改變一個民族的現狀,除非他們改變自己。”這段《古蘭經》文還可以根據原文字面譯為“安拉不改變一個民族的現狀,除非他們改變自己的心態。”一千多年前降示的《古蘭經》對此早已有了明晰的定義,與近代智者們的話語異曲同工。“兩個囚徒從監獄的窗戶向外望去,一個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於是滿懷希望;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於是苦不堪言。”美國成人教育專家戴爾·卡耐基寫道,美國醫院中幾乎一半以上的病人,是由於心理障礙誘發的疾病。於是他有一句傳世名言:“你是不是幸福,取決於你自己的思想。”這句名言,不正是對前述《古蘭經》文的最好註腳嗎?

  英雄所見略同,智者心有靈犀。沙特當代著名學者阿伊德·哥爾尼的暢銷著作《不要憂傷》中的許多觀點,與卡耐基的有關論述如出一轍,不過本書作者由於傾注了一種卡耐基的著作所沒有的精神家園和終極關懷,使這部著作的含金量驟然高升。如果說,卡耐基等大師們為解除人的煩惱開出了世俗的良方,那麼,本書作者卻在不放棄世俗良方的同時,提供了關乎靈魂關乎歸宿的神聖良方,或者說,世俗與神聖合一的良方。唯此,才能解決作為物質與精神、世俗與神聖統一體的人的問題:“主啊!求你賜我們今世的美好,並賜我們後世的美好。”“為今世工作,仿佛永遠長生;為後世努力,仿佛明日將死。”與單純的世俗方法相比,這更能觸及人的靈魂深處,人的終極關懷,因而以更充實的心理儲備,更博大的文化內涵去解除人的煩惱與不安。一個人的一生,小到磕磕碰碰的家庭瑣事,大到難以承受的大災大難(有人或許能避免諸如地震、火災之類的災難,卻無法避免諸如親人離世乃至自己面對死亡之類的生活現實),幾乎一生連綿不斷。那麼,針對這些屬於生活本質的現實問題,伊斯蘭的方法和單純的世俗解脫辦法有什麼區別呢?以小的煩惱為例,像被荊棘紮了一下這樣似乎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的心理解脫辦法無非是說,與大災相比,這不足掛齒,無需煩惱,但伊斯蘭解決這一心理問題的方法卻有微妙而深刻的特點:它肯定這一層面的同時,把這件小事與一種神聖意義、永恆理念相聯繫,先知說:“信士哪怕被荊棘紮了一下,也會勾銷自己的一些罪過。”有這種心態的信士,與單純世俗理念的人,能同日而語嗎?大的煩惱乃至悲哀,如親人去世等,誰能避免?但伊斯蘭與世俗理念的區別在於,不是單純地用世俗語言、現世理念讓人節哀、克制,而是把死亡這一人人無法回避的嚴酷現實與人的終極價值、人生歸宿聯繫起來,從而使人對死亡的態度具有了一種神聖意義,它對受傷心靈的慰藉更為徹底。遭遇災難(包括親人、偉人去世)時,伊斯蘭教我們念如下《古蘭經》文:“我們屬於安拉,最終歸於安拉。”漢語中的“視死如歸”應該是對這段《古蘭經》的精彩注釋。先知又說:“孩子去世,父母如果堅忍,那麼,將來孩子牽著父母的手進入天堂。”對於地震或其他災難中遇難的孩子,以及早早夭折的孩子及其親人,還有比這更好的慰藉嗎?針對死亡這樣幾乎無與倫比的災難尚能坦然面對、樂觀接受,那麼,生活中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煩惱”呢?古代一位伊斯蘭學者伊本·泰米葉因為堅持真理被投入監獄,最後死在獄中。他在獄中留下流芳百世的名句:“敵人對我如之奈何?對我來說,囚禁是與主密談;流放是漫遊大地;殺頭是為主捐軀!”現代一位穆斯林領袖被殖民者判處死刑,後又改判終身監禁,記者問他聽到宣判中“死刑”二字時有何感想?他說:“我覺得要從客廳到臥室去休息了。”何等的豁達與坦然,何等的樂觀與自信!集世俗與神聖於一身的人,才能高擎希望的火炬去照亮社會、照亮生活。

  物質世界裏,人們雖然慣於用世俗心態表達對災難的態度,但在試用動人心魄的方式去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慰藉時,不自覺地運用神聖的意境、宗教的語言。試看一位網友獻給地震中遇難孩子的詩: 

  孩子

  媽媽知道你害怕黑暗

  媽媽告訴你

  瓦礫中的黑暗只是暫時的

  天堂裏沒有黑暗

 

  孩子

  媽媽知道你害怕孤獨

  媽媽告訴你

  你的爸爸、爺爺、奶奶

  你的老師、同學們

  已經在天堂等著你

  天堂裏沒有孤獨

 

  孩子

  媽媽知道你很倔強

  早上讓你多穿一件衣服

  你就是不肯

  媽媽告訴你

  天堂裏沒有寒冷

 

  孩子

  沒有想到早晨的一頓早餐

  竟然成為我們永遠的訣別

  媽媽真想獲救的那個人不是我

  而是你

 

  孩子

  媽媽很想你

  媽媽自從蘇醒的那一刻

  就想睡一覺

  目的是想在夢中看看你

  可是

  媽媽怎麼也睡不著

 

  孩子

  媽媽高興地告訴你

  你的姥姥已經獲救

  如果沒有姥姥

  媽媽真想去天堂

  照顧你

  陪伴你

 

  孩子

  媽媽告訴你

  天堂沒有地震

  天堂沒有黑暗

  天堂沒有孤獨

  天堂沒有寒冷

  願你在天堂裏永遠健康、快樂!

  你在天堂等著媽媽

  媽媽永遠愛你!

 

  這位飽蘸情感的詩人網友很清楚,只有這種詩意的表達信仰的意境,才能淋漓盡致地宣洩對逝者的深深的愛。是的,人生並不因為離開這個地球就宣告結束;死亡,只是另一種新生的開始。無論對於逝者還是生者,任何方式的慰藉,與這種融入神聖的哀思或祈禱相比,都顯得蒼白無力。

  親愛的同胞,讓我們共同擁抱這本《不要憂傷》,讓我們立足於信仰的沃土,坦然面對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以及其他一切災難和不幸。那麼,迎接我們的,不僅是重建家園的喜悅,更是另一種新生的憧憬。“不要氣餒,不要憂傷,只要你們有信仰,你們是不可戰勝的。”

 

                                               罕   戈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不要憂傷
頂:149 踩:16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1 (83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9 (821次打分)
【已經有1551人表態】
429票
感動
392票
路過
352票
高興
37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