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中國穆斯林構建和諧社區(教坊)的歷史傳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回族研究》    作者:納國昌
熱度3319票  瀏覽453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0年1月08日 16:44

        《戒律十條》最後以較多文字反復議論「重喪禮」第十條,人生所謂「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之義大矣,豈不痛哉?」穆斯林與此相反,奉行「視死如歸」的人生態度,認為生,寄也,托體於塵世;死,歸也,回歸于永恆,由表及裡,返本還原。因而決定喪葬的基本原則是「葬唯從儉」,即速葬,葬不過三日。土葬,亡者入土為安,不用棺槨。薄葬,禁以他物陪葬,蔡修飾墳墓,禁為亡者樹碑立傳與歌功頌德。喪家對於前來悼念或送殯的尊長,親友必須以禮接待,不可輕慢。

        至於「助喪」更是穆斯林應盡義務,或助錢物,或助人力治喪,或深切慰問,消釋亡屬憂傷,或參加殯禮,為亡者向安拉求恕,祈主慈憫,並從他人亡故中接受經、訓規勸,以明日將死迫切感預備死亡,覆命歸真。

        居喪之家雖不允許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但要奉行教規「開經濟貧,量家計豐歉,盡孝子仁人之實念,不唯報本,亦可述後,所謂生前之孝有盡,死後之孝無窮」。

        《戒律十條》強調,亡者與世長辭,「北邙山裡,冷雨淒風。九泉非舍,黃壤為家,生之報死者,此時;死之望生者,亦唯此時」。按照伊斯蘭教「孝道」,善待父母應是「慎終追遠」,生前「奉父母于無過之地,不陷於違逆之中,得以脫離還報日之苦」。父母亡故,繼承其遺志,不墜家聲。尤其每日五時拜末代親求恕。施散財物,立意回賜父母。伊斯蘭教不提倡「唯父母之命是從」的無原則「愚孝」,更嚴禁炫耀權勢,為「顯親揚名」,不惜傾家蕩產,「厚葬」父母,結廬守墓,哀毀骨立,博取「孝子」美稱,純是「欺世盜名」而已。

        穆斯林「重喪禮」,在於嚴格遵守教規,防止異化,歷史上一些回族達官貴人,豪族大姓喪葬,「從朱文公之禮,變其俗」,放棄伊斯蘭教和傳統生活常規,徹底「異化」,導致族與教消亡,前車可鑒,遺留下歷史的沉痛教訓。由於一系列「良風美俗」的陶冶,在穆斯林地區形成普遍的精神文明,約定俗成,深入人心,人人潔身自好,奉公守法,對外與兄弟民族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所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中國穆斯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艱苦創業,遵紀守法,以勤苦耐勞著稱于時。沙甸是一個典型的穆斯林農村,樸實良好的社會風氣深受社會有識之士的讚賞,「在這個近千戶人家的大聚落,全村僅有一間茶鋪,但顧客寥寥無幾。飯館雖有一二家。主要主顧也是過往的客人,酒店、煙館都沒有,聚眾賭博這類事幾乎見不到。這種現象,一部分原因是宗教信條限制了村民的非法活動,再則村中父老都能以身作則,對村民起模範作用,此不僅使這個農村在生活上減少許多不正確的消費,而且在生產上產生積極的影響——養成他們勇敢、勤苦、耐勞、清潔的習慣,減少了一般農村中常見的墮落習慣與不良嗜好,全村人民在一種合作、協調的氣氛中度著歲月」。上世紀30年代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特別提到當時鴉片流毒全國,西北回民吸食者極少,一個個紅光滿面,白帽銀須。莊稼長勢喜人,村莊乾乾淨淨,一望就知道是回族居民點。最後范長江熱情讚揚:「回回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

        半個世紀過去了,中國穆斯林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遠非昔比,可是精神文明似乎跟不上去。某些穆斯林雖然通過手工業、貿易、採礦、運輸、園藝先富了起來,但是很少關心本民族事業,贊助發展民族文化教育事業,培養青少年一代。甚至還有一小撮敗類,為了達到致富目的,不擇一切手段,置國法、教法於不顧,鋌而走險。還有一些青少年不學文化,不求上進,遊手好閒,甚至吸毒。畢生從事回族工作的老幹部王連芳同志深為擔憂,他認為倘不改變現狀,回回民族將在舒舒服服中自我毀滅。

        回顧過去,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自我剖析,不能與時代同步前進,更新與發展文化教育,樹立現代化意識形態,乃是穆斯林式微原因之一。因此,全方位發展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質,繼承民族傳統,與時俱進,重建精神文明對廣大的中國穆斯林說,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33 踩:17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3 (81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762次打分)
【已經有1437人表態】
388票
感動
339票
路過
345票
高興
36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