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爭鳴與批評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伊斯蘭主義的缺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關注》    作者:千里
熱度5603票  瀏覽652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6月27日 17:39

世界主題中的沉默者

 

在今天的世界主題中,伊斯蘭主義扮演的是一個沉默者的角色。

世界的主題是什麼?

不必細說500年,看看最近100年的世界吧:兩次世界大戰,直接殺人8733萬,經濟損失41800億美元——當勝利者年復一年喜氣洋洋慶祝“反法西斯的偉大勝利”時,戰爭的起因和本質被忽視了:很大程度上,兩次大戰不過是殖民者為搶奪殖民地、軍火商為撈取戰爭財而策動的無義戰,世界民眾只是被裹挾進去充當炮灰而已;1946年—1989年期間,世界各地的149場戰爭、2300萬條人命構成了事實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只不過它被冠以一個精心製造出來的名稱:“冷戰”——巧妙粉飾了“冷戰”的冷酷本質;1990年至今,全球大小近十場戰爭中,直接造成大約500萬人死亡,索馬里、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多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被全面摧毀,製造難民不計其數……這些戰爭有一個共同點:NATO(北約)始終是每一場戰爭的發動者和獲勝者。無一例外。

儘管這些戰爭已經足夠世界承受了,但我們仍然需要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戰爭,僅僅是衝突的極端表現,是迫害和罪惡無法壓抑的暴露,是明火執仗的殺人,也是迫害者最不願意選擇的方式。換句話說,戰爭只是罪惡的冰山一角,只是迫害能被看見的部分。當人們的目光被戰爭吸引時,更大、更廣泛、更日常的迫害被遮掩了。的確,“迫害比殺戮更罪惡。”(古蘭經黃牛章第191節)

2009年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糧食計畫組織(PAM)聯合發佈報告:世界上有10.2億人口處於饑餓之中。這意味著: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每天有34000人餓死,平均每2.5秒鐘就有一個人餓死,其中75%是兒童;全世界大約一半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2美元,每年有600萬低於5周歲的孩子死于貧窮和營養不良……是因為人口膨脹?資源匱乏?還是因為災害歉收?食品不足?

再來看看另一面:過去的50年裡世界財富增加了七倍,美國人每年扔掉的食品足夠喂飽一個加拿大;世界上超過90%的傳統資源和能源資源分佈在歐美之外的第三世界地區,美國、西歐和日本人均消耗的自然資源是第三世界居民的32倍(產生的廢物是22倍);世界上20%的人口消耗了80%的全球資源,14%的富裕人口消耗了50%的石油;40%的全球財富掌握在1%的人手裡,全球排名前六位富豪的財富超過了世界上最貧窮的6億人擁有財富的總和……

——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顯然,不是資源匱乏問題,不是食品不足問題,也不是人口過剩問題……不是真主的大地已經無法養活他的人民,而是不公——極少的一部分人掌控、操縱著這個世界,搶掠人類公有的資源,毀壞人類共有的環境,奴役絕大多數人並偷走他們的財富和健康,發動戰爭殺害一部分人的生命……同時,用“全球化”、“自由貿易”這樣的理論來迷幻他們,用“落後地區”、“欠發達”這樣的描述來羞辱他們。

在中國,在穆斯林中,都會有一部分人不同意以上的結論。儘管他們也承認上述事實和現象,但他們更迷信美國大片裡的“奮鬥神話”、更願意相信傳說中的“猶太智慧”,所以他們習慣於用“拉美非洲人好吃懶做”、“窮鬼仇富”這樣一類話語來解釋世界現象。拉美、非洲、維族人是不是真的好吃懶做暫且不論,僅就這種解釋所包含的邏輯基礎而言,說到底,就是一個“叢林法則”邏輯——再說一遍:叢林法則是野獸的法則,不是人類的法則,更不是上帝的法則。對於穆斯林來說,這樣的種族主義話語,分明就是在污蔑安拉是“不公正的”。

伊斯蘭思想家伊姆蘭·侯賽因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個人,一個白人主子和兩個奴隸。一個奴隸身心皆已奴化,主子一發熱他就感覺自己頭疼,一面受著奴役一面竭盡忠誠替主子維護奴役秩序;另一個奴隸雖身受奴役但心卻自由,並渴望解放,從未放棄過對奴役秩序的反抗。

奴役(迫害、殺戮)與反抗。這就是今天的世界主題。

雖然從20世紀七十年代之後世界反抗鬥爭轉入低潮,雖然九十年代發生了蘇聯崩潰、東歐劇變——但是,歷史並未終結。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抵抗運動從未中斷:在拉丁美洲,以著名的薩帕塔運動(EZLN)為代表、為印第安人權利而戰的原住民運動,烽火燃遍整個拉美大陸,成為新時代全球抵抗潮流的旗幟性運動;參加人數超過四十萬戶家庭的巴西無地農民運動(MST),奮鬥目標已經超越了簡單地獲得土地,而上升到從全球視角辨析社會問題;玻利維亞居民為保衛水資源、巴拉圭和厄瓜多爾人為電資源、委內瑞拉人為公交工具、智利人為爭取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抵抗運動,從各個角度與新自由主義推行的公共服務私有化展開最激烈的鬥爭;此外,還湧現出形形色色的工會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生態運動、宗教運動,等等,匯合成五彩斑斕、如火如荼的抵抗大潮,使這片苦難深重的大陸成為當代最有希望的新生之地。

在非洲,進入21世紀以來,以反對失業和低薪、反對水電等公共服務私營化、反對教育和衛生事業私有化、反對世貿組織強加的貿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抵抗新自由主義運動愈演愈烈。從南非到喀麥隆,從幾內亞到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尚比亞、剛果……各國民眾掀起一波接一波的黑色怒潮,重複著反抗—被鎮壓、再反抗—再被鎮壓—再反抗的悲慘迴圈。與拉丁美洲相比,非洲人民的抵抗運動面臨的形勢更為艱難,他們需要同時面對國際帝國主義、全球化機構、跨國公司、本國獨裁政治、本土社會保守勢力(如非盟AU)、甚至抵抗運動中的改良主義(如非洲社會論壇ASF)等等力量的大聯合,但抵抗民眾也在鬥爭中成長,逐步把目光投向國際間正義力量聯合,關注其它地區苦難、謀求國際團結。

亞洲地區的抵抗運動圍繞著反對軍事化、私有化、國際債務、生態危機、賤民(dalit)人權、婦女地位等問題展開。在日本,針對日美《安保條約》、沖繩軍事基地、水俁毒工廠的鬥爭曆半個世紀而不衰;印度以貧困、失業和種姓歧視、宗教敵視等問題為核心的抵抗運動,幾十年來演繹成這個國家日常的政治生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抵抗則把目標直接指向獨裁政治和國際金融機構所設局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的人民則在為爭取獨立、和平、自由和反大國霸權而戰;當然包括巴勒斯坦難民反抗種族隔離主義的不懈鬥爭、以及以色列社會內部進步猶太人支持巴勒斯坦權利的鬥爭。

源起於第三世界地區的抵抗浪潮,正在日益波及到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地帶。在21世紀最初的十餘年裡,英、法兩國相繼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種族歧視運動“巴黎騷亂”和“倫敦騷亂”(在中國新聞中被解說成“警民衝突”、“失業犯罪”);興起於2011年5月、持續一年之久、波及西班牙全境的“憤怒者運動”至今方興未艾;在“冷戰”和新自由主義的源頭美國,儘管作為世界統治者的國家體制佔據絕對優勢,但美國社會並不是鐵板一塊,社會反對運動前赴後繼、從未停息。成立于1987年的工人權利聯盟“具有公義的工作協會”(JWJ)將25個州、40個城市的1500多個組織聯合起來,在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區”、反對伊拉克戰爭等歷次鬥爭中,動輒組織五萬人以上的抗議活動,日益把鬥爭矛頭直指資本主義制度,回應拉美提出的“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在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運動中成立的“美國勞工反戰組織”(U.S. Labor Against the War)發展成為一個長期性的、最富有戰鬥性的反戰組織。發起於2011年美國憲法日的“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近日宣佈,將於5月1日國際勞動節發動全國大罷工,掀起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世界不是一個恬靜、祥和的伊甸園,美好的大地處處傷口流血,滿目瘡痍。不能不讓人想起創世之初天使們的擔憂和疑慮:“……難道你要在大地上安置作惡者和流血者?”(古蘭經黃牛章第30節)但真主安置了作惡者,真主同樣賦予了受迫害者起來反抗的神聖權利。在伊斯蘭的基本信條中,反抗罪惡與迫害,不但是權利並且是義務——否認反抗義務者,不再是伊斯蘭信仰者。

今天的現實是:作為信仰主體的伊斯蘭人民,在世界各地部分或全體地實際參加著抵抗運動,參與著世界主題;而作為理論指導的伊斯蘭主義,在人類反抗迫害、反抗罪惡、追求和平並為此苦苦尋求理論指導之際,未能向人類提供答案,在世界主題中隱退為一個沉默者。包括在穆斯林解決自身事務的過程中。

在巴勒斯坦、在阿富汗、在伊拉克……在幾乎所有穆斯林為主體的反抗運動中,伊斯蘭主義並未成為鬥爭的理論指導。當然,並不是說他們一經選擇伊斯蘭主義為理論指導,就能夠立即獲得勝利。我們想說的是,這些地區的鬥爭,首先沒有選擇伊斯蘭主義。包括在至今尚未退潮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在葉門、在埃及解放廣場上,人們刷寫的標語、高呼的口號以及激勵著他們與軍隊對峙、向員警投擲石塊的信念,並不是明確的伊斯蘭主義,而是各種形形色色的現代主義思潮——其中可能包含符合伊斯蘭思想的碎片,也可能包含完全與伊斯蘭主義原則對立的理念。而明確以“伊斯蘭”的宗教形象參與這場運動的團體和個人,更多地表現出保守、倒退甚至反動的一面,如埃及的賽萊菲耶(Salafiya)團隊和敘利亞的賽萊菲耶(Salafiya)武裝,以及世界穆斯林學者聯盟主席格爾達維。

從對現實世界的觀察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先知穆罕默德及稍後的短暫時期裡,伊斯蘭主義以其純潔的思想和新鮮的生命力,指引著阿拉伯人民創造了一段偉大的歷史——在此之後,伴隨著被體制化改造進程,它逐步從包括穆斯林在內的人類社會生活和歷史進程中全面隱退。到了今天,它已經基本淪落為一套私人宗教儀禮和飲食禁忌之類的指導理論,幾乎退縮到了一張禮拜毯的方寸之地,全面放棄了對歷史進程的參與。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35 踩:33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147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8 (1287次打分)
【已經有2278人表態】
703票
感動
499票
路過
514票
高興
56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