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社會經緯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在貧困以前利用好你的富裕

熱度5123票  瀏覽627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1年5月05日 15:25

凡是日夜謀求金錢,窖藏貨物,以圖享樂腐化,或囤積居奇的貪婪者,穆聖詛咒道:“但願金銀的奴隸,珍饈關味的奴隸,衣著華麗的奴隸遭遇不幸吧!”(《布哈里聖訓實錄》)這類人一向把金錢、吃穿、住臥時時掛在口上,念念不忘,無視安拉的教誨,不關心聖教學術的興衰,和貧困教胞之疾苦。穆聖針對這等人而說道:“你的金錢,只是你用於食飲而且消化後,或者你用於製作衣服而且穿破後,或者你用於施濟而且實踐後,這才是你真正的錢財。”(《穆斯林聖訓實錄》)否則,壽限一到,作為亡人,無論你生前如何富有,乃至國王君主,與貧民百姓一樣,“隨屍體而往墳地的,無非是三件事物:他的家屬和他的部分金錢及其他的善惡行為。而家屬和金錢即將返回,只有他的善惡行為與屍體同在”(《布哈里聖訓實錄》)。

金錢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擁有財富卻未繳納過天課毫釐,也未賑濟過貧困分文,即使財富是財主終其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勞成果,結果不但挽救不了他的生命,反而種下惡果。正是“你們的囤積和驕傲,對於你們毫無裨益”(7:48)。這種人能說是真正的富人嗎?穆聖說:“富裕決非在於擁有大量的俗世浮華虛榮,但是真正的富裕是精神的富裕。”(《布哈里聖訓實錄》)

對此,安拉昭示:“他們中有些人,與安拉締約:‘如果安拉把部分恩惠賞賜我們,我們一定施捨,一定成為善人。,當他把部分恩惠賞賜他們的時候,他們吝嗇,而且違背正道,故安拉使他們心中常懷偽信,直到見主之日,因為他們對安拉爽約,而且常撒謊。難道他們不曉得安拉是知道他們的隱情和密謀的,是深知一切幽玄的嗎?難道他們不曉得嗎?信士中有人慷慨捐獻,有人[因為貧窮]只能出力,對於嘲笑他們的偽信者,安拉將以嘲笑的刑罰報答他們。”(9:75 -79)

讀者是否讀過《儒林外史》?在吳敬梓筆下淋漓盡致地描述了一個貪財勝於生命的嚴監生的情景,在他性命垂危之際,他還在吝惜床前那盞油燈的燈芯是兩莖而浪費油,但因說不出話來,只是用兩個手指指示著燈,家人不理解其意思,還以為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或者是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妻子趙氏知道其心事,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當妻子挑掉一莖,嚴監生才死而瞑目。其實,像上述這種情況,既存在于非穆斯林當中,也存在於缺乏正信的穆斯林當中。

另外,我們還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會有一些穆斯林男女,無視國法、教法、鋌而走險,不惜生命進行販毒、吸毒?其實,他們有的人家境並不貧困,並且他們中的部分家長還常守拜功,熟讀《古蘭經》,有的還是哈智;有的還是常在禮拜堂向群眾宣講“瓦爾茲”勸善戒惡的教長;有的還是在阿校講臺上,對學生講授認主學、教法、引經據典的教師,可是他們竟然將“你們是讀經的人,怎麼勸人為善,而忘卻自身呢?難道你們不瞭解嗎?”(2:44)、“信道的人們啊!你們為什麼說你們所不做的事呢?你們說你們所不做的,這在安拉看來,是很可恨的”(61:2 -3)、“你們確信經典裡的一部分律例,而不信別一部分嗎?你們中做此事者,其報酬不外在今世生活中受淩辱,在後世,被判最嚴厲的刑罰,安拉決不忽視你們的行為”(2:85)等等相關的經訓,置若罔聞,或被貪婪與吝嗇所取代。於是斗膽以身試法,結果招來自己或自己的兒女,不是鋃鐺入獄,就是押赴刑場,死于刑警的槍彈之下。有時,還在行刑公審時,被人戴上象徵穆斯林男女標誌的小白帽和蓋頭,而蒙受淩辱,這種使親者痛、仇者快的場面,在許多地方已非罕有。毀了自身,害了家屬,還使穆斯林的人格、伊斯蘭的形象,經媒體文字、圖片的張揚,遭受奇恥大辱。這種毀了自身,害了家庭,辱了教門的人,就是安拉昭示過的:“這等人的確愛好現世,而忽視未來的嚴重的一日。”(76:27)

 雖然,“人性是被貪婪所支配的”(4:128),但是,善於接受經訓的教誨,敬畏安拉的真誠信士,“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確是成功的”( 64: 16)。因為具備遠見卓識,做到寧願犧牲個人眼前的利益而樂意在經濟上為主道捐獻,賑濟貧困,救助他人的精神,同時又能潔身自愛,不至於受罪惡的沾染的人,他們既行善又戒慎,其結局必然是今世安全,後世成功。所以,穆聖說:“今世是無住宅者的住宅,是無金錢者的金錢。無理性者才為今世而聚積。”(《艾罕默德聖訓集》)

 關於天課問題,有人提出:如果自己沒有固定職業,收入不能增加甚至沒有收入,但有一點存款的情況下,每年又必須按時繳納2.5%的天課,這樣勢必會使自己的錢財減少,最後一無所有。那麼我們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於是有部分不學無術的阿訇,在講授天課問題時告之:“在上一次已繳納過天課的錢就不必再繳納第二次。”這種認識與斷言,都是對天課的意義、作用及善果缺乏正確的理解。

何謂“天課”?“天課”是阿語“宰卡特”的一詞的漢語的傳統譯法,該詞的本來意思是“純潔”、“滋長”、“吉慶”、“讚揚”等。就是說,人們所賺來的錢財,儘管是憑自己的誠實勞作和合法的手段所得,但是,在日常的貨幣流通過程中,難免會混入一些不潔的成分在其中,尤其是在非穆斯林國家和社會裡,人們在商品、貨幣流通、周轉、交易中,存在著來自買賣煙酒、豬狗以及賄賂、貪污、賭博、高利貸、盜竊甚至淫亂等為伊斯蘭教法所嚴禁的非法錢財,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穆斯林是無法識別這些流通著的貨幣之非法性質,不知不覺地混入自己合法的、純潔的收入裡。因此,通過繳納天課,便會使自己的錢財杜絕惡性,變成純潔的。這便是前面我們所提說到的《古蘭經》所說的“你要從他們的財產中徵收賑款,你借賑款使他們乾淨,並使他們純天課和志願的捐款,用於主道方面,安拉保證這種用得恰到好處的錢財,不僅有補償,還要加倍償還他,和給以優厚的報酬。當事人不必擔憂會蒙受損失,那麼,富人們,“你們為什麼不為主道而施捨呢?天地的遺產,只是安拉的”(57:10)。

此外,如果說交納天課,和志願捐獻財務而受惠的對象,是自身以外的人物,有些吝嗇的富人似乎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自私自利的思想,那麼這種人是否對自己應盡的朝覲功修優先於交納天課而付諸於行動呢?安拉昭示: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為安拉朝覲天房的義務。凡拒而不信的人,(無損于安拉),因為安拉確是無求於眾世界的”(3:97)

  “你們當為安拉完成大朝和小朝。”(2:196)

 這是安拉以經典之明文責成富人們務必履行朝覲天房的證據,是伊斯蘭賴于建立的五基柱之一。以此推論,一個有能力的富人,不繳納天課,其信仰是不健全的。同樣地,富人雖然按時按量繳納天課,但他對朝覲這一主命功修,在其他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仍然吝惜錢財,遲遲不去朝覲,那麼他的信仰也是殘缺的,甚而有近乎於“拒而不信的人”之危險。

穆聖針對富人們說:“你們應趕快去朝覲吧!因為你們中誰也不知道自己將會遭遇什麼不幸而受阻呀!”(伊本,阿巴斯所傳聖訓)穆聖又說:“誰具有旅費和交通工具而不去朝覲天房,誰也不會有損于安拉,但誰將成為猶太教徒,或基督教徒而死去。”(阿裡所傳聖訓)而且,“在那日,火獄將被拿來;在那日,人將覺悟,但覺悟于他有何裨益呢?他將說:‘但願我在世的時候曾行善事。¨’( 89: 23 -24)

這種信仰淡薄,怠慢功修的富人,也並非罕有,而且其中還不乏個別阿訇。

據說,在某地有一位老阿訇常常為一些穆斯林誦經,遊墳祈禱;但凡在清真寺內舉行的殯禮時和一些穆斯林婚、喪宴會中,幾乎都有他的身影出現。所以,他幾乎天天可以從這些宗教活動中,獲得可觀的收入。此外他還有幾間房屋用來出租,可是還不能令他心滿意足,一有空就去市場,對做生意頗有經驗,可謂是阿訇兼商人的富有者。朝覲這一功修的條件,對他來說,早在多年前就完全具備。可他在朝覲熱潮中,始終置身於外,且噤若寒蟬,從不問津。在主麻日,有時外地教胞前來募捐功德建設清真寺時,也從不見他捐獻過一分半文,那麼,法定的天課,是否按時按量繳納過呢?惟安拉和其本人所知!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客事進餐中,其壽限驟然到來,還來不及回家與家人有所囑咐,便覆命歸真!想不到自己常常為教胞誦念“雅西”章中的這句經文“他們不能立下遺囑,也不能回到他們家屬那裡”(36: 50),竟在自己身上發生,於是丟下家產和老婆兒女進入墳墓。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十分令人可怕的,求安拉祜佑我們每位教胞不至如此,也求安拉寬恕那位教胞,和我們在平時的疏忽而犯的大小罪錯,應該引起深思和警惕。因為對於這種措手不及、毫無準備的暴卒,穆聖認為這種情況,穆民應求安拉祜佑不要發生,但是對於先有病後才亡的情況應感到羡慕。(艾卜,艾瑪麥所傳聖訓)又據聖妻阿依莎請教穆聖有關無疾而終的問題時,穆聖說:“死亡突然來臨,對於虔誠穆民來說是一種安息;而對於放蕩者,則是一種悲哀的懲罰。”(艾罕默德所傳聖訓)那是因為虔誠穆民,平時恪守經訓之教誨,嚴格奉行教法之訓導,規範自己的生活起居,言動視聽不越矩,視人生如過客一樣倉促,隨時有覆命歸真之思想準備,貧富之景遇,如過眼雲煙,得失不計較,心境坦然,視死如歸。至於與虔誠的穆民相反的放蕩者,以為自己將永活一樣,貪生怕死,吝惜財產,對公益義行,一毛不拔,連自己也很虧待,又奢望長生不老,所以出其不意的死亡驟然君臨,必然是一種懲罰。

類似這種的人還不少,這裡不便一一陳述。總之,不論是阿訇或一般教胞,如果受安拉的恩賜使自己富有的時候,應該常常知恩圖報,並以諸如以下這樣的經訓來惕厲自己:“今世的生活,只是遊戲和娛樂。如果你們信道,並且敬畏他[安拉],他要將你們的報酬賞賜你們。他不索取你們的財產。如果他勒索你們的財產,你們就要吝嗇,那吝嗇要揭穿你們的怨恨。你們這等人啊!有人勸你們為主道而費用,你們中卻有吝嗇的。吝嗇的人自受吝嗇之害。安拉確是無求的,你們確是有求的。如果你們違背命令,他將以別的民眾代替你們,然後,他們不像你們。”(47:36 -38)

 對主道、人道吝嗇的人,經訓稱之為“擺厚勒”,意為小氣鬼,守財奴;而“對自身也吝嗇的人”,則稱之為“勒伊目”,意為卑鄙者,下賤者,奸詐者;在後世淪為“木腐裡死”,即破產者。所以,富人應當嚴守安拉的命令,切實領會以下這些經訓的教誨:

“你們當量力地敬畏安拉,你們當聽從他的教訓和命令,你們當施捨,那是有益於你們自己的。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確是成功的。”( 64: 16)

 “你們應當信仰安拉和使者,你們應當分舍他所委託你們代管的財產,你們中信道而且施捨者,將受重大的報酬。……你們怎麼不為安拉而施捨呢?天地的遺產,只是安拉的。”(57:7 -10)

  “他們中自己吝嗇,還教別人吝嗇。規避義務的人們,安拉確是無求於他們的,確是可頌的。”(57:24)

 “他們有自己吝嗇,並教人吝嗇,且隱諱安拉所賜他們的恩惠的人,我已為[他們這等]不信道的人預備了淩辱的刑罰。”(4:37)

 最後一句暗示那些抗繳天課--伊斯蘭五基之一的人,已經喪失了正信,而淪為不信道的人,是很危險的,求安拉祜佑我們啊!安拉說:“當他們忘卻自己所受的勸告的時候,我為他們開闢一切福利之門,直到他們因自己所受的賞賜而狂喜的時候,我忽然懲治他們,而他們立刻變成沮喪的。”(6:44)又說:“這是因為安拉不變更他所施於任何民眾的恩典,直到他們變更自己的情況,又因為安拉是全聰的,是全知的。”(8:53;13: 11)

可見,安拉賜給任何民眾的恩惠,安拉不會無故地將恩惠剝奪,除非受惠的民眾忘恩負義,內心開始向壞的方面轉變。針對這種忘恩負義的人,穆聖說:“當你看到有的人,儘管他犯罪,安拉仍賜予他恩惠,那是一種明升暗降,讓他逐步倒下。”(伊本·阿買爾傳述聖訓)

 所以,穆聖說:“任何疾病,沒有比吝嗇這種心病令醫生束手無策。”又說:“你們切莫吝嗇,因為吝嗇已經使你們以前的一些人遭到毀滅,有人命令他們疏遠善行,他們就疏遠;有人唆使他們放蕩,他們就放蕩。”(見《伊本,凱西爾經注》第一卷P426)穆聖在祈禱中,常常向安拉懇求說:

“安拉啊!我求你的引導、虔誠、廉潔、富裕。”(《穆斯林聖訓實錄》)

“求你祜佑,以免受迷戀富裕的危害。”(《布哈里聖訓實錄》)

“我求你使我在富裕與貧困時都能節制。”(奈薩儀所傳聖訓)

有一段“哈迪斯古都斯”(聖潔的聖訓)傳述,安拉命令這個“盹雅”(塵世)說:“塵世啊!你當為服務我的人效勞吧!你當為服務你的人疲勞吧!”(《布哈里聖訓實錄》)

對於這種背離經訓,違抗主命的人,安拉說:“他聚積財產,而當作武器,他以為他的財產,能使他不滅。絕不然,他必定要被投在毀滅坑中。”(104:2 -4)“他的財產和他所獲得的,將無裨益他,他將入有焰的烈火。”(111:2 -3)

 “至於賑濟貧民,敬畏安拉,且承認至善者,我將使他易於達到最易的結局。至於吝惜錢財,自謂無求,且否認至善者,我將使他易於達到最難的結局。當他淪亡的時候,他的財產於他有什麼裨益呢?我確有指導的責任,我確有後世和今世的主權。故我警告你們一種發焰的火,唯薄命者墜入其中,他否認真理,而背棄之。敬畏者,得免于火刑。他虔誠地施捨他的財產,他沒有受過任何人的應報的恩德。”(92:5 -19)

這些經訓再一次給我們指出:純正的信仰、敬主法聖、為主道施捨、急公好義,必有善報;而缺乏正信、違背經訓、聚積財產而吝嗇,必遭惡果。何去何從,史冊有殷鑒,現實有教訓,也是安拉的不可變更之常道。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財富
頂:181 踩:26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9 (123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3 (1143次打分)
【已經有2302人表態】
679票
感動
516票
路過
502票
高興
60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