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伊斯蘭歷史 >> 伊斯蘭在中國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清代伊斯蘭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3455票  瀏覽421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20:11

  (1)清政府的伊斯蘭教政策

  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國勢興盛。清朝統治者崇奉佛教,尊重道教,入主中原後實際上是以儒家學說施政的,而對於“回教”則是防範多於信任。入關之初,清廷?了鎮懾前明殘餘勢力,曾經宣傳過“漢不及回”。但是,當著需要平衡民族關係的時候,清廷便改變調門,大呼“回不及漢”。康熙年間,世有傳言,稱穆斯林“夜聚明散”,意在謀叛。康熙頒佈詔布,予以批駁,說“漢不及回”。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地方官吏奏請朝廷嚴禁回教,革除回俗。雍正痛斥了這些地方官吏的無知和昏庸。但同時認為回民是“甘為異類”的“鄙薄之徒”,“回教原一無所取”。所以雍正的民族政策是“回漢兼抑”。

  為反抗清朝的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中國穆斯林同全國人民在一起,進行了多次反壓迫起義和鬥爭,其中西元1856-1874年由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回族穆斯林起義,西元1862-1877 年的西北回族穆斯林起義、 西北穆斯林起義在一定意義上是清順治五年(西元1648)米喇印、丁國棟領導的“甘州起義”和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四十九年(西元1784)蘇四十三、田五反清起義的繼續和發展。這些起義多以伊斯蘭教作?鬥爭的思想旗幟和聯絡紐帶,教坊是起義者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有的由阿訇或閘宦教主領導,禮拜寺為起義隊伍進行鬥爭的據點。同時,伊斯蘭教提倡的“舍希德”(即聖戰)精神,鼓舞了他們英勇頑強的鬥爭意志。這些起義和鬥爭沈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民族壓迫,但各次起義均被清朝統治者殘酷鎮壓,致使人口銳減,大批穆斯林或被發配邊疆或被遷徙窮山僻壤之地,居住愈來愈分散,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更?艱苦,中國穆斯林蒙受厄難。

  乾隆後期,清政府開始對伊斯蘭教採取高壓政策。籠絡中國伊斯蘭教上層分子,“以回制回”;利用不同教派,破壞和削弱伊斯蘭教;一旦矛盾激化,形成械鬥,則堅決地以武力鎮壓,這是貫徹高壓政策的基本策略。終清一代,這一策略沒有太大的變化。

  (2)教派、門宦

  自清末民國初,由於社會矛盾和教派矛盾的發展,甘肅東鄉人馬萬福等阿訇,在“尊經革俗”、“憑經行教”的宗旨下,在西北的甘肅、青海和寧夏地區創立伊赫瓦尼派,後來傳至河南、山東、河北和新疆等地區。這是中國伊斯蘭教自明末清初以來繼蘇菲派傳入之後發生的第二次教派分化。經過這兩次分化,形成了近代中國伊斯蘭教派別格局。至1949年,中國伊斯蘭教內部分?格迪目、蘇菲主義門宦(包括虎非耶、戛迪林耶、哲赫林耶、庫布林耶)、西道堂、伊赫瓦尼派、賽萊菲耶派等派。中國穆斯林大都屬於遜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學派。各派別在基本信仰、教義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某些教律和修行禮儀細節上有所區別。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24 踩:18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58 (87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697次打分)
【已經有1577人表態】
444票
感動
361票
路過
359票
高興
41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