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從清真飲食看養生之道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中國穆斯林》    作者:單守慶
熱度4697票  瀏覽739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6月18日 17:19

從“勿食諸肉”談起

2011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來到河南省肉類加工企業視察。隨行視察的有31個省(市、區)領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部委領導,共300多人。他們在參加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期間,安排如此高規格、大規模的視察活動,可見對肉類食品的高度重視。肉,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資源。由於民族、宗教、食俗不同,人們食用肉類食品的情況也有很大區別。就在這次視察活動整整60年前——1951年,《人民日報》就曾發表《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的文章,有力地駁斥了回族“勿食諸肉”的“‘想當然’的說法”。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回族出身的伊斯蘭教著名學者馬堅(1906-1978)。他是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也是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的發起人之一。他撰寫的《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成為清真飲食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在2009年召開的第十八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上,河南社會科學院潘世傑博士發表論文《回族飲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讀》,舊事重提,高度評價馬堅的《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該文不僅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還得到了毛澤東的稱讚,從而為消除誤解,促進民族團結,減少民族歧視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民族和宗教知識不夠普及,有人誤傳:“回教經典上說:‘勿食諸肉’,回民不識漢字,所以不吃豬肉。”聞聽此言,作為中國穆斯林的傑出人物,馬堅揮筆駁斥:這“是‘想當然’的說法”,“回教的經典是回文的,不是漢字的,怎麼會把‘諸’字誤解作‘豬’字呢?”

回民並非“勿食諸肉”。他們根據《古蘭經》的規定,不吃豬肉,還嚴格遵守這樣的原則:“凶禽、猛獸、形狀怪異的動物不可食用”。與他們有同樣飲食禁忌的民族,還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保安族、塔塔爾族。這10個少數民族,共有2300多萬人口。這些少數民族儘管有諸多飲食禁忌,但可供食用的肉類食物,仍足以大飽口福,而且富有營養。

牛肉。牛肉有“肉中嬌子”的美稱。“牛肉補氣,功同黃芪”,說的是牛肉能補氣養血;“牛吃蟲草我吃牛,無病無災藥不求”,說的是牛肉能增長肌肉,補益增智;民諺還很推崇牛奶的營養價值:“牛奶能補鈣”、“白色血液有牛奶”、“優酪乳蘑菇骨頭湯,延年益壽保健康”。

羊肉。羊肉被公認為“上等的大眾化補品”。穆斯林尤其看重羊肉的食療養生作用:“羊肉補氣血,肺虛最適宜”;“羊肉暖腸胃,健脾又健胃”;“冬季吃了東山羊,少穿一件棉衣裳”;“要長壽,多吃山藥燉羊肉”。

雞肉。雞肉被《五畜助強壯》一書推介時,使用的標題是《食補之王—雞》。這種說法,很有民間基礎。民諺說:“鳥雞能治婦科病”、“當歸加雞燉,強壯又補虛”,“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

鴨肉。鴨肉有“補虛第一功”之說。民間還認為“鴨是肺結核病人的‘聖藥’”。雞、鴨、魚、肉“四大葷”,也反映了人們對鴨肉不俗的評價。

鵝肉。鵝肉的食療價值,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中醫認為,鵝肉能補血、活血、解毒、潤肺。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喝鵝湯,吃鵝肉,身體壯,能長壽”。

鴿肉。鴿肉滋腎益氣,祛風解毒,味道鮮美,容易消化。中醫還說:“一鴿勝九雞”;“寧吃飛禽二兩,不吃走獸半斤”。

魚肉。“多吃魚,大有益”的說法,隨處都能聽到:“食,不可無魚”;“少吃肉,多吃魚,健康美麗又不愚”;“魚頭魚尾湯,祛寒開胃保健康”;“常吃鯽魚補虛勞”。

諸如此類的肉食,經常出現在穆斯林的飲食生活中,既體現了食物多樣化,又擴大了食療內涵,豐富了飲食理論。對此,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回族清真美食文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論述:一是提出了飲食平衡理論;二是發展了血氣理論;三是發展了食物物性與人性的關係理論;四是豐富了我國的飲食衛生理論。

《回族清真美食文化》的作者,是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寧夏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偉。他們都是回族,都在結合本職工作潛心研究回族清真美食文化,也都有切身的經歷和體會:肉類清真食品,有良好的外觀形象、佳美的味道、豐富的營養。即使是齋月,穆斯林也照樣吃肉。

      

話說宰牲節

“食肉作齋,以宰牲為功德”,這是杜環寫進《經行記》裡的話。杜環,又稱杜還,是中國唐代著名旅行家。他是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他的著作《經行記》,是中國最早記載伊斯蘭教義和中國工匠在大食傳播生產技術的古籍。

古往今來,穆斯林“食肉作齋,以宰牲為功德”。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全世界穆斯林都要在這一天過節——宰牲節——伊斯蘭教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牲切、聖紀節)之一。宰牲節,也稱“古爾邦節”、“獻牲節”、“忠孝節”、“爾德節”。宰牲節這天,也是參加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穆斯林宰牲慶祝這項宗教活動。清晨,在麥加附近的米納山谷,朝覲者舉行會禮後宰牲。所宰之牲,必須是健壯的駝、牛、羊。

宰牲節的來歷世代相傳:先知易卜拉欣年老無子,祈求安拉賜給他一個兒子,果然得子,取名伊斯瑪儀。伊斯瑪儀長大後,一天夜裡,易蔔拉欣夢見安拉命他宰殺伊斯瑪儀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當易蔔拉欣提刀宰殺愛子時,安拉送來一隻黑色羯羊,代替伊斯瑪儀的犧牲。

對宰牲節,《古蘭經》裡有生動的記載:真主說,我以一個偉大的犧牲贖了他。我使他的令名,永存于後代。“祝易卜拉欣平安!”我要這樣報酬行善者。(37∶107-110)

真主為人類馴服了許多畜禽,使它們成為人類的勞力、交通工具和享用的肉食。真主在《古蘭經》中啟示:“它們對於你們有許多用處  ,你們可以吃它們的肉,並應當用來款待知足的貧民和乞討的貧民。我為你們這樣制服它們,以便你們感謝。”(22∶36)

穆斯林在屠宰駝、牛、羊、雞、鴨、鵝等畜禽時,嚴格遵循《古蘭經》的規定,繼承古代阿拉伯的習俗:一、宰牲節時,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二、宰牲者必須是穆斯林。三、宰牲時必須先念真主名,俗稱“道太司迷耶”:“比思敏倆習、安拉乎艾克白爾!”——意思是“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四、宰駱駝、牛、羊時,只捆綁兩條前腿和一條後腿。五、使用鋒利的刀,最大限度減少動物臨死時的痛苦。割斷禽畜的食管、氣管、血管,必須控淨血液,但不可把頭割下。六、不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小駱駝。七、不宰“四不全”的牲畜: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獨眼、拐腿、傷角、消瘦,也被認為“四不全”。用作犧牲的牲畜,必須健康完美。凡有上述殘疾的牲畜,都不可屠宰。獨眼、拐腿等致殘者,必曾受傷;消瘦無肉者,必有疾病。八、宰牲肉分為三份:一份留為自用,一份送給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每個穆斯林社會的成員,都有權享用宰牲節的肉,因為這些肉屬於大家,讓大家都能獲得真主的恩典。

宰牲節的習俗,已經成為維繫穆斯林宗教情感的重要紐帶。宰牲節對於宰牲的種種規定和講究,也體現在穆斯林平時對動物善待善宰,保證動物福利,保證肉類食品品質。這也受到非穆斯林的讚譽。肉類清真食品的資訊,具有很高的關注度。比如,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召開中國清真食品產業發展研討會的資訊,各種媒體紛紛報導: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有現代化屠宰加工企業10家、屠宰加工專業村6個、專業戶2000多戶。他們嚴格按照伊斯蘭教屠宰方式進行生產,13大類60多個品種的牛羊肉及其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他們在全國率先開發的“肥牛”系列產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色鮮味美,富有營養。遼寧省有清真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萬多家,涵蓋了牛羊屠宰業、清真餐飲業、清真食品加工業、清真食品零售業。近年來,他們以牛羊屠宰業為重點,嚴格制定和執行有關規定,制止私屠濫宰,防止有害肉和非清真肉流入,保證了穆斯林對肉類清真食品的需求。北京市有清真食品加工企業95家,主要產品包括三大類:清真牛羊肉、清真肉製品、清真糕點。他們針對肉類清真食品的特殊要求,採取定點加工、專庫儲存,專車運輸,專櫃銷售等辦法,解決“清真不真”的問題。他們還針對肉類清真食品成本高、效益低的實際情況,加大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投入,推動清真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比如,投入專項資金,創辦全國第一家經營穆斯林食品和用品的清真超市。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99 踩:24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5 (115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2 (1045次打分)
【已經有2053人表態】
596票
感動
472票
路過
445票
高興
54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